文丨木莲妈妈,原创内容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年龄也出现了“高龄化”,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长寿起来。
对于子女来说,父母的年龄越大,便愈发开始担心起来,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离“生老病死”就更近一步。
很多子女在父母弥留之际,都会拼尽全力来挽留,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那么这样的做法真的好吗?
邻居大爷已经80岁了,前几年身体十分硬朗,还是个十分爱干净的老头儿。
这几年,大爷生病住院,本来是一场很严重的病,医生都不建议继续治疗,但子女们仍旧是个父亲花了很多钱做手术。
虽然最后命保住了,但是因为年纪大,就瘫在了床上。瘫痪在床的大爷经常“大小便”失禁,脸上也整日郁郁寡欢的,满是无助的神情。
子女们看着父亲这般的痛苦,也是觉得十分自责,因为自己的情感寄托,最后让父亲遭这份罪。
的确,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子女,出于内心的孝顺,在父母弥留之际会强留父母。但是却往往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的感受。
如果子女一味地因为感情而强留父母,有时候对于父母来说,并非是好事。
经常会听到过来的老人讲:“人不用活得太久,70岁就行”。这样的话虽然听起来有些不舒服,但实际上也并无道理。
对于那些身体不好的老人来说,“活得太久”其实是对一家人的牵绊;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对于那些长期需要儿女子孙伺候的老人,日复一日的照料会消耗子女的精力和金钱,时间久了子女难免会有怨言。
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子女受累,就连老人内心也会自责,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早点解脱,这样就不会给女儿添乱了。
而对于那些身体健康的长寿老人来说,才是一家人的福气。在这样的老人身上,还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说法。
那些身体健康、生活上能自理的老人,活得越久,越是一个家庭的福气。这样的老人不仅会遗传给后代“长寿”的基因,更会对后代有深厚的教育意义。
尤其像那些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对于子孙后代来说,可谓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不同于现在,过去的老人高寿被看作一种不好的事情,甚至在古代,那些活过60岁的老人要被遗弃到荒山上。这是因为那些高寿的老人被认为会影响子孙的命运,甚至被看成是“活子孙寿”。
老人太长寿真的会“克子孙”吗?当然不会,这样的说法没有一点科学依据,老人长寿主要是自己的心态好,注意健康和保养,跟子女的寿命没有一点的关系。
而现在依旧是信奉这样说法的子女,无疑是因为和父母的矛盾、不想在病床前尽孝,或者是为自己的不孝找一个借口,这样的说法刚好为不愿意赡养老人的行为而打了掩护,才会对这样的说法倍加推崇。
写在最后: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人子女,最后悔的就是父母在世时没有好好尽孝,所以如果家里有一位长寿的老人,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和亲人共度的时光。
今日话题:你觉得老人活到多大年龄刚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