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回百转仍在徘徊,我们能不能一朝之下找到永恒的真理?

2019-11-21   感知主义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纲要》(31)

《真理的前提》

我们认为真理是高于神的绝对存在,神至多是真理的化身,而真理是不变的、永恒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我们不但坚信有这样的法宝存在,我们还无比的崇拜真理,我们更坚信,通过人的努力,我们终究一定能够找到真理。

尽管真理的含义被各种主义和人们的各种追求所稀释,但真理的概念依然存在,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指望着一朝之下找到真理,然后人们便一劳永逸地享受着真理的福利,在永恒真理的指导下幸福地生活。真理存在于某处,我们只要以挖矿的方式,就可能把它挖掘出来;我们更相信真理在仪器下、在试管里、在算式中、在科学追究的艰深之处;我们还相信真理在人的行为实践中、在活动方式里、在无数试错之后的正确里……真理在哪里?我们想象着它某一天会不期而至,与我们迎头相撞,人类的真理情结已经形成了N多年。

我们对真理的渴望是确切的,但真理的概念却是模糊的。真理似乎是正确的道理?是表象后面真正的原理?是推动现象世界的力量?是左右着我们的那只无形的手?不过我们无论如何给真理下结论,真理都与人的自身存在关系不大,真理不但是客观的,甚至是绝对的,它是生成一切、改变一切、主宰一切的终极理由及相关原理。我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找到真理并服从真理、遵循真理的指示去生活。真理距我们有多远,我们难以估计,但真理在我们自身以外,这可以肯定,要不然为什么我们要千辛万苦去寻找真理?

我们在追求真理的时候,很容易就忽略了真理的前提,真理的前提是什么?是谁在迫切地需要真理?除了人,除了我们,谁还需要真理?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它们需要真理吗?它们本来就在真理之中,它们从来没有离开过真理。而我们人则不同,我们在漫长的精神跋涉中,早就已经不知不觉地疏离开真理,我们深知自己在谬误中去得太远。这说明,真理的前提是我们,我们需要的是适用于我们的真理,绝非适用于花鸟虫鱼的真理,也不是理论中的绝对真理。我们需要的是利于我们达到目的的理由,我们需要的是让我们不再迷茫、不再走错路的道理,我们需要的是让我们生活得到幸福愉悦的保证。满足这些需要就是我们最渴望得到真理的目的,真理的前提就是我们的需要,否则,获得真理有什么意义?

要满足我们的需要,肯定不是存在于外部的一种固定的方法或者某类原理,真理在于我们的愿望与所达目的的最佳的契合,真理就是让我们直达目的的最好的方法。真理在哪里?真理就在我们自己身上,真理就是我们对于一切事物的最佳选择,真理就是我们自身与存在的无缝对接,真理就是符合存在本质的行为指南。

我们再也不能忽略真理的前提,没有前提的真理是毫无意义的。(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二部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书名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