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城西昃家庄,前清宅院有故事
在博山城西
太平山下的昃家庄里
有一处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修建的宅院。
虽因年久失修,
断壁残垣,
但镶嵌在
大门四周的石雕砖刻,
依旧是
风彩不减当年。
据世代口碑相传,
昃姓始祖
是青州衡王府中郡王。
清兵入关,
末代衡王
朱由棷在顺治三年五月
被清处死,
并将衡王府抄没。
危难之际,
府内有兄弟
二人率家口数辈,
死里逃生,
几经辗转,
匿到颜神镇之西鄙,
隐姓埋名,
兄易昃名龙,
弟易昃名凤。
这就是
天下唯一姓氏
一一昃姓的始祖。
虽绝地逢生,
落魄于荒郊,
但仍不失当年的风范,
聪颖勤奋,
自办学堂育子孙,
务农且经商。
经几代人的不懈拼博,
到道光年间
昃姓族人中有一支脉
就拥有土地
四顷八十余亩,
拥有自家商号
`昃曰昇″。
经商到
汉口等外埠,
庄里有专门贮藏
钱财的库房,
现库房遗址尚存。
昃姓祖上
先人治家有方,
聚财有道,
与人为善,
乐善好施,
在人们的口碑与
庙宇碑刻中
都能看得出来。
在李茂亭
《炉匠碰碑》的歌谣中
有“一溜十三庄,
去叫昃大娘”俚句。
另从太平山九龙峪
吕祖庙乾隆三十九年
碑刻到道光二十三年
创建书院善人题名记碑,
在颜文姜祠、
碧霞元君祠、杏花天、
白石洞、到五阳山
民国二十四年
徐浩然等塑佛像记碑,
这些庙上的碑刻中都有
昃姓族人捐资记载。
文字:昃庆臣
摄影:孙天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uzCRWwB8g2yegNDoM5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