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 | 文
大师画什么都是白的,卖了1个亿!他更拽,画了一条直线就卖了6.4亿!
大师白色油画。
“大师满大街”是对社会浮躁的一种讽刺,更有甚者说大师多如狗,这有点夸张,太调侃了。没想到国外的大师也这么多,似乎更加不靠谱。不管他们画什么,拍卖都是上亿。今天来说说这两位大师,如果他们不是大师,普通人画这种画,不但会被人笑掉大牙,而且还会以为这画家也太偷懒了。因为他画什么画,都是把画布涂成白色的,有的全白,有的白里加一些颜料。有的画的像发泡的棉絮,有的像结块的石灰。更绝的是远看,什么也没有,走近看,还是什么也没有,除了画框,画面就是白色的,让很多人觉得这不就是一块空白画布吗?
卖1亿的油画《无题》。
比如上面这幅取名为《无题》的画,这幅空白油画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1500.5万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约1.04亿元。好歹也在画布上画了点东西啊,什么形状也没有,什么主题也没有,什么情境也没设置,更不用说什么创意,什么也不画?看这样的画,实在费劲,简直有点侮辱我们的智商。有专家却说,这幅白色油画之所以卖出了1.04亿的天价,有其四大原因。
系列白色油画《符号》。
首先这幅作品是美国艺术家罗伯特·雷曼的代表作。他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白色多样性的油画创作,并凭借这系列油画,在世界艺术品拍卖最贵的50位艺术家中,排名第44位。
其次,改变了以往观赏油画的方式。看这幅油画要求观众需身体前倾,侧着脖子,将注意力从画面中心移开,转移到画框边界。
观众观看白色油画的方式。
其三,从正面看,这幅画什么也没有画,但从画框的边上看,不仅有内容,而且内容丰富。你会发现正方形的画布上被涂上了很多层颜料,每一层都是不一样的,而在最上面白色的表面,还依稀有一些绿色和蓝色的痕迹。
其四,一般画家的作品完成后,面画上是看不出创作的过程的,而唯独他故意在画框的边缘留下各种明显的痕迹,来展示整个创作过程。从做画布的底子到每一层的颜料,都清晰可见。
系列白色油画。
比罗伯特·雷曼的白色油画更拽的是,他在画布上画了一条直线,就卖了6.4亿。这位美国画家叫巴尼特·纽曼,为画直线,他在画布上整整画了24年。 刚开始,纽曼的直线并不很直,线条的边缘因为抖动而出现了模糊,经过24年的训练,直线越画越直。
巴尼特·纽曼的直线油画。
画面上从最初的一条直线,发展到两条,到了晚期出现了三条直线,大都是在背景色中间,画一条细细的直线,或者亮色的线条,或者是色带。比如《谁害怕红黄蓝》系列作品,这些线条之间的色块逐渐变成了明亮的纯色,展现出典型的“设计主义”特点。纽曼以这种绘画风格,画了24年的直线,而这些直线占据了他一生作品中的80%以上。
纽曼《是谁在害怕红黄蓝II》。
纽曼的最后一幅作品,是在深红色和灰白色两大块色块的左侧,画了一条灰色的直线,取名《安娜之光》。画完这幅作品的一年多后,65岁的纽曼因病去世了。直到十六年后,一位美国收藏家在苏富比拍卖行购得纽曼的《尤利西斯》,从这次之后纽曼的直线油画价格越来越高。纽曼也因为成为抽象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艺术家。其中纽曼画的最后一条直线《安娜的光》,以1.057亿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6.469亿元。在世界最贵100幅画中排名第17位。
纽曼《安娜之光》。
你看了这两位大师的作品,你有何感想?
【欢迎加入我的圈子“陈洪标写字说画”,了解更多中外名家的书画和故事,365天精彩不断。还有线下书画活动,名家书法、绘画作品和专著等赠送。】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