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奉节出过多少进士?

2019-08-03     奉节人家网



科举时代,进士这两个字,含金量那是相当高,比现在考个北大清华牛得太多了。

在当年,一考中进士,必然进入体制内。按照清朝的规矩,进士中最差的也是直接当县长,在官场起步就是正处级,你说牛不?要是人品爆发,考进了三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那差不多就算厅级干部了(最差也是知州,相当于县级市一把手)。

过去看一个地方文脉畅不畅,首先就看这个地方出过多少进士。进士都没有出过几个的地方,还自称如何有文化,明显是想多了。

唐宋和明清,在考进士这方面,奉节前后迥异,判若两人。前期(唐宋)非常坑爹,后期(明清)十分励志。

我分析,这是因为宋末、明末两次大型战争,把整个四川的原住民都杀得差不多了,川西多年积累的文气文脉,被屠刀一扫而空。进来的新移民,川东川西没什么区别,都是文盲居多的穷苦农民,这下,大哥莫说二哥,两个都差不多。起跑线终于被拉平后,重庆一带的文气文脉,反而渐渐积了起来。


唐宋:坑爹的高考成绩


这张画,反应了进士殿试的场景

举人考取贡士后,经殿试合格,录为进士

由于殿试是皇上主考所以进士又叫天子门生

民国初年修的《巴县志》,没有提到唐朝。其实,唐朝,重庆也是有进士的。

中国分科取士的科举,是从唐朝开始(一说隋朝)的。说起来也确实不好意思,整个唐朝,重庆这一亩三分地,我只查到两个半人和进士有关。两个考起了进士:一个不知道名字,是云阳人,另一个叫闾丘均,合州人(今合川)。至于那半个人,是涪陵的。《涪陵市志》里得意洋洋地记载,当时涪州居然有一个人去参加了唐朝的高考。考试成绩如何呢?没有下文。估计能拿到考试资格就不错了——所以只能算半个。

然后就是宋朝。按照宋朝各州县进士人数多少,排列如下:

合州 87人

大足 32人

綦江 20人

荣昌 17人

铜梁 14人

江津 11人

永川 9人

云阳 9人

万州 8人

巫山6人(含大宁3人)

武隆 6人

巴县 6人

奉节 5人

彭水 5人

璧山 4人

梁平 4人

忠州 3人

垫江 1人

丰都 1人

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有问题。比如奉节,只记载了李氏一门三代五进士:政和二年(1112年)的李裳、政和五年(1115年)他弟弟李袭、还有李裳的儿子李公京、李公弈、李裳的孙子李茂,连续两榜中进士,为此,官府还专门修了一座五桂楼以示庆祝。

但是,莫非奉节只中了这五人?显然有遗漏。

唐宋和明清之间,夹了个更没有文化的元朝。全川范围才出了61名进士,大重庆范围,则一共考起13名进士,江津5人、云阳4人、大足2人、璧山、铜梁各1人。包括主城区巴县在内的其它地方,统统挂白板、吃鸭蛋。


明清:屌丝的成功逆袭


这是一张进士当年的考卷

参加殿试,书法很重要科举考试,必须用馆阁体黑、大、方、正为基本书法要点

明清两朝,由于重庆甫经战乱,文脉断绝,所居多是移民。移民第一件事是要种地吃饭,读书还在其次,所以这两个朝代,整个四川都不理想,重庆自然也理想不起来。

明朝重庆地区进士共322人,分布情况如下:

巴县 93人排第3名

铜梁 40人(含安居7人)排第6名

合州 35人排第8名

江津 27人排第9名

长寿 27人排第9名

涪州 24人排第12名

忠州 13人排第20名

荣昌 12人排第22名

永川11人排第23名

垫江9人排第25名

梁山6人排第31名

大足、巫山各5人排第32名

万州、綦江、丰都各4人排第34名

云阳、奉节各3人排第35名

巫溪、开县各1人排第37名

时光一去不回来。到了大清。重庆的高考成绩成绩略有下滑,真是表扬不得。

清朝,重庆地区进士共205人,具体分布和在全川的排名如下:

涪陵 32人排第1名

巴县 21人排第5名(民国《巴县志》记录为26人,但有5人为寄读)

长寿 17人排第7名

江津 15人排第8名

垫江 12人排第10名

铜梁 11人排第11名(含安居1人)

忠州 10人排第12名

万州、永川、綦江、合州 8人排第14名

奉节、璧山 7人排第15名

秀山、梁平 6人排第16名

开县、丰都 5人排第17名

云阳、酉阳、荣昌 4人排第18名

石柱、南川、彭水 3人排第19名

大足、江北厅 2人排第20名

巫山 1人排第21名

按照清朝的规定,每个府的生员(就是秀才)、举人名额都是限定了的,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每个省只给这些名额。你学霸再多,没有名额也只有徒呼奈何。

全川的生员(秀才)名额分配如下

成都府 265员(成都府不是成都县,二者区别很大)

重庆府 198员(同样,重庆府也不是巴县,比巴县大,但比现在的重庆市小很多)

叙州府 154员(现在宜宾)

潼川府 147员(现在遂宁)

顺庆府 137员(现在南充)

保宁府 126员(现在阆中)

嘉定府 111员(现在乐山)

绥定府 99员(现在达州)

夔州府 90员(现在奉节)

资州 89员(现在资中)

绵州 85员(现在绵阳)

泸州 68员

宁远府 54员(现在西昌)

龙安府 54员(现在江油)

雅州府 53员(现在雅安)

忠州 50员

眉州 44员

酉阳州 38员

叙永厅 26员

茂州 17员

石柱厅 6员

松潘厅 4员


生员名额,对一个地方非常重要。毫不夸张地讲,生员,就是进士的基础,而进士数量,代表了这个地方对朝廷的影响力。所以晚清时曾国藩手下大将鲍超(今重庆奉节人),宁可不要朝廷拖欠的200万两军饷,也要给自己的奉节老家增加生员名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rPkuGwBJleJMoPM3G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