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每天十分钟,学会一个医学常识
孩子不吃饭,你还打算追着跑吗?别急,这就来教您怎么亲手治厌食。
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但脏腑幼嫩,气血并不是十分充足,脾胃受纳运化的功能尚未健全,这就形成营养需求大而消化负担重的矛盾。
所以不少家长拼命让自家的小孩多吃肉食、蛋白质等,美其名曰补充营养。殊不知这类食物多为膏粱厚味,肥甘滋腻会无形中增加小儿弱小的脾胃的负担。
或投其所好,导致长期偏食,又或者放任不管,零食充饥,三餐无定时定量,起居无常等,养成各种不良习惯。
脾胃功能失调导致小儿厌食
小儿的脾胃本来就不是特别强壮,加上喂养不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则容易导致小儿厌食的出现。
胃伤则受纳无权,脾伤则健运失职,纳呆失运。病一开始为见食不贪,继而不食不饥,最后发展成拒食、厌食。
患有厌食症的小儿,形体偏瘦,但大小便正常,精神也不差。这是因为病程较短,虽然气血不足,但未到虚亏的状态,体重减轻而未达干枯羸瘦,在这个状态下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可能会发展成疳积。
小儿不想吃饭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积滞,需要与厌食症分别开来。积滞多属于实证,由乳食内停,嗳腐吐酸、脘腹胀满,大便臭秽或完谷不化,病时甚短。
而厌食一证,病多为虚症,或脾胃气虚,或胃阴虚亏,或气阴两虚而心阴之火独旺。
厌食者,病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二者一纳一运,共司饮食物之消化、吸收、输布精微、化生气血,故内资脏腑经络,外濡肌肤皮毛。脾胃气和,运纳如常。若乳食伤胃,受纳无权,或中焦湿热蕴结,气化不行,或湿热生虫,喜食香燥,或邪热扰胃,化燥伤阴,凡此种种,皆可导致胃阴不足。
所以厌食症见,同时还会有自汗盗汗,口渴欲饮,烦躁伤阴,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花剥苔,脉象虚数等。
治疗以调胃运脾为重
胃属燥土,其性喜润而恶燥,体阳而用阴。脾属湿土,其性喜燥而恶湿,体阴而用阳。一润一燥,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但脾为阴脏,其用为阳,动则为阳,主运化,因为健脾不在补,而贵在运。因此,“运脾法”在治疗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厌食、泄泻、疳积等多种疾病。
但是都说了这是厌食症了,饭都不愿意吃,药愿意喝吗?
爸妈出手
1. 捏脊
方法: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妈咪先用宝宝的爽身粉润滑双手,沿宝宝脊椎旁开二指处,从尾骶骨开始,双手拇指对着食指和中指,将皮肤轻轻捏起,由下至上手指向前提捏皮肤并捻动,但是不提起来,慢慢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
2. 摩腹
方法:先搓热手掌,以肚脐为中心,然后顺时针给宝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3. 推脾土
方法: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可用拇指来回推为清补,每天1次,每次200下。
4. 揉板门
方法: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隆起处,可用拇指顺时针给宝宝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本文为节选内容,欲获取全文,可以点击最下方链接哦~)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公众号“答摩健康”,喜欢的话可以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