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的“金牌调解员”:参与上千次调解 居民有矛盾点名找他

2020-06-17   平安巴南

原标题:半路出家的“金牌调解员”:参与上千次调解 居民有矛盾点名找他

巴南区公安分局花溪派出所有个很出名的“争争工作室”,调解纠纷的成功率高达98.8%。工作室里有个很出名的辅警叫吕小红,吕小红非常擅长做人民调解,调解纠纷的成功率高达98.8%,被当地居民誉为“金牌调解员”。

吕小红是谁?吕小红调解成功率高的秘诀是什么?我们前往花溪派出所进行了探访。

性别误会已成习惯

“小红,又有人找你调解了!”刚进花溪派出所,就遇到了几个中年大叔,他们一到派出所就吵着要找吕小红帮忙调解纠纷。

为什么要找吕小红?一位大叔表示:“我上次的纠纷就是小红调解的,解决得很好,所以这次的事,我还找小红帮忙调解!”

在花了半个多小时成功调解了这起辖区内居民口角、打架引发的纠纷后,吕小红和大家见了面,原以为是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大姐,不料却看到一个浓眉大眼、留着小平头、面带微笑的帅哥。

“吕小红是男的?”听着我们脱口而出的疑问,吕小红本人笑着点了点头:“是啊,我就是吕小红。不过不奇怪,从我自己能记事开始,听我名字以为我是女的已经是常事了。”

一个帅哥叫小红,难道没想过改名?吕小红表示已经习惯:“名字这东西都是父母起的,男子汉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所以我也没有去改名字,就一直用到现在,反正我已经习惯了。”

吕小红调解纠纷照片

半路出家的调解员

听说是来探访吕小红,他所在的“争争工作室”的负责人秦争忍不住为他点赞:“小红这名字没白叫,他做起调解工作起来,比很多社区的大姐都厉害。作为我们调解工作室的老人,他现在也是调解方面的专家了,平时除了做好日常工作,还要带带新人。”

听到秦争毫不吝惜的赞美,吕小红有点不好意思,他先感谢了秦争对他的肯定,随后悄悄告诉大家:“其实我也没想到会当调解员。为了离家近一点,方便照顾孩子,我2017年6月参加了巴南区公安分局的招聘。当时我应聘的岗位是花溪派出所巡逻员,结果在面试的时候,领导跟我聊了很多以前工作的事情,得知我曾做过社区工作后,就将我调岗到新成立的调解工作室了。”

在做调解员之前,吕小红对调解工作接触不多,加上花溪派出所在全市率先打造“3+N”矛盾分类联调的新机制(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民庭加自治组织),因此他刚到花溪派出所,第一件事就是学习。

回忆起三年前学习的日子,吕小红充满了感激之情:“2017年7月,我们先到巴南区法院跟班学习,了解法院庭审中是如何调解的,同时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随后我们又到花溪街道司法所学习,当时不仅仅要多看多学,还进行了实践,制作了人民调解协议书,还参与了意外伤亡赔偿的调解……这些难得的学习机会,为我现在做好调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不是法律专业出身的我,可以顺利走上人民调解员之路。”

研究调解资料照片

“小帅哥”智斗中年大姐

吕小红长了一副“娃娃脸”,加上他没有留须,今年37岁的他给人感觉仍是20多岁的“小帅哥”。“小帅哥”会不会调解的时候气场压不住难缠的中年大姐?这个有趣的问题让吕小红和他的同事都忍俊不禁,同事小王来了一个主动爆料:“你别说,还真有。那是小红刚做调解员的时候,有次有个50多岁的大姐来了以后,看到小红觉得他太年轻了,就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让他叫领导来调解。不过后来随着他调解的次数增多,和辖区居民越来越熟悉,现在主动来找他调解的人越来越多了。”

聊起给中年大姐做调解的趣事,吕小红举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2018年1月中旬,我们接到调解申请,屏都社区一个小区发生邻里纠纷。三楼明先生(化名)是个69岁退休老人,他水管漏水把二楼的住户淹了;二楼住户是51岁的杨女士(化名),没及时发现这个问题,漏下来的水继续渗透,让一楼31岁的陈女士(化名)也遭了殃,结果三家人因为赔偿的问题闹到我这里来。”

一到花溪派出所的时候,明先生、杨女士和陈女士都争得面红耳赤:明先生只愿意赔偿二楼的损失,并扬言:“二楼的损失我认,一楼跟我隔了一层,关我屁事!”;二楼的杨女士则认为:“我家水管又没漏水,一楼的水都是三楼漏下来的,应该是三楼全权负责!”一楼的陈女士则强调:“我不管你们楼上怎么扯,反正我家的水是二楼漏下来的,我只找你(杨女士)!”

眼看场面就要失控,吕小红采取了逐个说服的策略:“我先跟三楼的明先生进行了普法教育,明先生家的水漏到了邻居家中,依据《侵权责任法》应该承担相应责任楼下的赔偿;随后我又找了二楼的杨女士,让她意识到她不及时发现漏水,才导致了一楼的损失,她也有过错;最后才跟一楼的陈女士沟通,强调大家都是街坊邻居,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出了问题应该努力解决,将问题激化于事无补还浪费大家时间……”

通过有策略的沟通,最终这场退休大叔和中年大姐的纠纷顺利解决,三方签订了调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整个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吕小红调解纠纷照片

失败经历成就高成功率

花溪派出所的“争争工作室”从2017年成立,到目前为止共受理矛盾纠纷3000余起,涉及当事人6000余人,涉及金额9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高达98.8%。

如此高的成功率是怎么做到的?吕小红坦言这是和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关:“我做了上千次调解,其中也有偶尔失败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打架的纠纷,当天调解双方都认可了。结果挨打的一方回到家,老婆一问明情况,就不干了,非要打人一方赔医药费,不然就要去医院验伤。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调解的关键不仅仅是签调解协议,还应当有法律作为保障。通过上级领导的积极争取,我们联合巴南区法院,开始做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自此以后我们再也没发生过调解失败的情况了,因为接受调解的双方都知道,我们调解工作室出示的民事裁定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正因为花溪派出所的调解有法律保障,因此慕名而来的人也逐渐增多,据吕小红透露:“不仅是我,我的同事们也成功处置了很多调解案例。我最近接的一个案例是一家劳务公司和一个受伤工人的家属,到我们这里来调解工伤赔偿,最后我们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让伤者拿到了7万多的赔偿款。”

为做好调解不眠不休

虽然快捷司法确认的全新工作机制,帮助吕小红提高了调解的成功率,但是在秦争看来,吕小红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和他肯吃苦有关系:“小红是出了名的肯吃苦,他所负责的社区有在建工地,工人与附近居民发生矛盾,他都是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不处理完就不休息。”

正是有一群像吕小红这样奋战在一线的辅警做调解工作,花溪派出所的调解工作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目前“争争工作室”发出的调解协议,履行率高达100%,群众满意率也超过了98%。

工作成果让吕小红很开心,但他最后却未多谈成绩,他面对我们满怀愧疚吐露道:“其实这几年工作下来,我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的家人。因为每天做调解工作需要说很多话,我回家经常都没什么精神,只想安静地休息一下,所以对老婆有点冷落了,她也抱怨过我‘回来话都不说’。其实我不是不想说,是真的有点累了。一直想对她说一句‘抱歉’,希望她知道家庭的幸福就是我做好调解工作的最大动力,即便我嘴里不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以后一定会多陪陪家人,做一个合格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