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家”养“富二代”,普通家庭纠正观念,开启正确“富养”教育

2020-08-08   育儿小彤

原标题:“穷家”养“富二代”,普通家庭纠正观念,开启正确“富养”教育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育学硕士张剑萍《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一书中写道:

“穷养”不能抹掉孩子的自信,却养窄了孩子的胸怀,“富养”不能让孩子的欲望无限扩大,忘了量入为主的基本。

对此,我深以为然,放眼望去,有很多家长,都误读了“穷养”和“富养”的真正含义。

普通家庭为啥非要养“富二代”?

某问答平台中有个问题:

“普通家庭原本不富裕的你,却要把孩子当富二代养,你怎么看?”

其中一个配合真实案例的高赞回答是这样:

“舅舅为了满足妹妹日益增长的需求,尽自己一切所能努力赚钱,本身就不富裕的工薪家庭,舅舅业余时间兼职多分工作,很是辛苦,在妹妹面前甚至不愿承认现状,一直让妹妹活在假象当中,妹妹在我们姊妹当中也越来越虚荣,却看不到舅舅的辛苦。由于舅舅的身体长期劳累,腰间盘突出严重,导致他短时间内不能工作。在妹妹心中,没有收入的他,再不是爱她的爸爸,爱变成了恨。”

“穷养儿子,富养女”,每位家长耳熟能详,并执行中,如果对教育观念过度解读,反而弄巧成拙。当今已经男女平等了,一些普通家庭“富养”就是在物质上的给予,来增长孩子自信,弥补自己的内疚。

可怕的是,这种

内疚式

的溺爱,往往孩子失去了对父母的尊重。用不正确的

三观

去对待生活,有些孩子还会误入歧途。

普通家庭从四点,开启正确“富养”教育

1、生活起居要“富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现在的孩子对自身的外在,格外的注意,大环境导致。在这方面“穷养”的话,孩子会自卑。例如:孩子衣着大方得体,自然对外也是充满自信。但不是过分的满足他们对生活的需求,在孩子2-3岁时就要潜移默化的灌输对金钱的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误入歧途。

前阶段,很多关于大学生网贷,逾期后遭到各种渠道的威胁。这些学生的膨胀式消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受害群体大多是女大学生,包包化妆品之类的攀比,对金钱所得途径的概念模糊。

闺蜜的做法我就很认同,她在妙妙假期,会带妙妙去参加打工赚零花钱的活动,一天几块钱的劳动所得,都存在一个透明的罐子里,每到年底,罐子里所有的钱,拿出来由妙妙支配!但是每次妙妙都会有剩余,妙妙说,留着做更有意义的事。

2、教育和才艺方面要“富养”

重视孩子的教育,头脑里知识的储存,对日后接受新事物的理解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是网络时代,随着线上的迅速发展,有很多展现自己的平台,有才艺和知识点的人,颇受大众的关注与欣赏,从而才艺不光光能陶冶情操,已是很多人主业和副业的首选。比如这次疫情,对实业的冲击,很多人想踏入网络,一直停留在做哪方面,我会什么。但是对于知识丰厚,才艺出众的人来说,则容易很多!

3、关爱要“富养”

梓欣的父母做蔬菜批发生意,常年处于半夜干活,白天休息的状态中,每天都是奶奶接送幼儿园,他很羡慕别的小朋友由父母接送,要求让妈妈接,妈妈每次都说,我在给梓欣赚钱呢,很忙的。梓欣总感觉每天生活缺少了一样东西,孤僻了很多。在遇到利益是否该争取时,总是委委懦懦的。

这是一个反面教材,映射了关于缺乏陪伴关爱的问题。即使你物质上“富养”你的孩子,却没有给够孩子关爱,关爱这方面父母不要太吝啬,多陪伴多沟通,性格阳光的孩子,走向社会不成功都难。

4、眼界世面要“富养”大格局

不光体会大城市的繁花似锦,小乡村柳暗花明也要身临其境,了解各地的特色与风俗习惯。不仅丰富孩子的眼界,对日后的社交格局也是有很大的升华。人多的场合,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体验,日后大场合才不会怯场,沉着冷静地处理任何事情。

我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带两个孩子去2---3个地方旅游。明年计划去观赏一下乌镇,看看

古旧的门楣残雕和斑驳的漆痕

昭示出时光的魅力,感受一下乌镇

静谧安闲,悠远古朴

的氛围。

妈妈来叨叨:

无论是“穷养”还是“富养”,相信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子女成龙成凤。所以,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还是要把握好,别到最后,本末倒置,害了自己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别怪孩子“输不起”,他根本还不懂“输赢”概念,家长难辞其咎

互联网时代,孩子的“隐私边界”在哪里?这些方面爸妈要注意

孩子不爱看书?培养习惯大于结果,慢慢渗透让娃“自然”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