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共享文化盛宴!滨州诗人舒中诗歌分享会完美收官

2020-04-22   滨州网

4月19日,舒中诗歌分享会在滨州澄园书店举办。滨州朗诵和文学界大咖为书友们开启了诗歌徜徉之旅,文学爱好者与诗人进行了热切的互动交流,共享收获。

本次活动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滨州市作协副主席许烟华作为特约主持人。同为博兴籍作家,许副主席对舒中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舒中,男,1970年出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博兴县作家协会主席、博兴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博兴县文化馆副馆长。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山东30年诗选》等。著有《大河于胸》《舒中诗选》,合集《诗歌组》。主编、参编书目有《董乡文学》《董乡新咏》《滨州文化志》《中国诗歌——1970》《博兴印记》《博兴文化大观》部分卷本,《仁孝文学十二家》等。获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文艺创作)创作津贴、滨州孙子文化艺术奖、滨州文学奖。

舒中对主办方、承办方表示感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与感悟。

他强调,诗人的品质要谦虚,胸怀万物,才能观察和体验大千世界的精妙之处,才具备独特的视角,有利于写出不一样的文字。他还强调,读书时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按照书中先贤所说的去做,达到其境界,再写诗就会游刃有余,文如其人。

澄园读书会娜莎会长代表澄园书店讲到,今晚的澄园因为各位的到来格外明亮。有一句话说“书店是一个城市最温暖的所在”,希望澄园书店成为我们滨州市作家们最温暖的家。今天承办的是滨州诗人作品分享会第二场舒中专场。希望更多的诗人、作家通过澄园书店这个平台展示自己,影响身边的人,希望在作协领导的支持下,滨州能走出更多诗人,更多作家!

整场分享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诗歌朗诵,第二个阶段是诗歌研讨。

第一阶段 诗歌朗诵

滨州市朗诵协会的艺术家们,给舒中的诗歌插上声音的翅膀。“高歌浅唱都是肺腑之言”,时而于“春风里醉意阑珊”,飞越“退海之地的荻花”,望见“蒲姑国就在一枚雪花里焕然一新”;时而飞到“海南万里中和镇”,在“雨后的黄昏里黯然生根”。

《荻花·静水》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主席曹宁

《海南万里中和镇》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张型海

《蒲姑国遇见雪》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副秘书长王琦

《荒甸迎来仓庚鸟》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

表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泥文皓

《春风醉》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理事王珀

疫情原因,不适合大规模聚集,但是阻挡不了诗词爱好者们的热情,大家在网络上用音频、视频的形式来诠释对于舒中诗歌的理解。除了现场朗诵部分,还有线上朗诵部分。下面是线上朗诵部分。

《李煜坐在长江边》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理事 李小贝

《一只白鹭守住故乡》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理事 马勇建

《黄河滩》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理事 张达智

《牌坊》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理事 田新阳

《黄河水流到蓑衣樊家》

朗诵者:滨州市朗诵协会理事 刘月娥

第二阶段 诗歌研讨

滨州市作协副主席许烟华率先发言。他说,舒中曾多次写到“蛇”这一意象,借以表达自己对身体、对生命的感悟。舒中的诗根植于中国传统诗学,已经走向稳健与成熟。舒中的诗多为短制,空灵、细腻、敏锐、简约、奇妙,让读者穿越时空,体会生命的真谛。许烟华以舒中的《利见桥》为例,解读了舒中诗歌对村庄和村庄精神的依恋,以及舒中诗歌语言精准、简约的特点。

博兴县作协副主席王晓振用“隐士”来概括舒中。舒中身上散发着一种古典的意味,这个“古典”不是落后,不是一味地回归,而是对现实的坚守和对内心信仰的坚持。他引用全国著名诗歌评论家张清华的话,说舒中的诗天然地接近了“纯诗”的路子,“纯诗”,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评价。他还引用了评论家马知遥、房伟等人的话,来证明舒中的诗歌遵从内心的指导,充满时间的痕迹。王晓振认为舒中的诗抒写大自然的真、歌颂社会的善和人生的美,读舒中的诗可以体会一种诗歌精神,那就是对独立、自由、艺术的追求。

著名诗人、评论家,滨州市作协副主席王长征从三个方面来评论舒中的诗歌。

一是舒中的诗歌体现着对东夷文化的纪念和回放。博兴县是齐国最早的发祥地,时隔千年,仍然有诗人在为它歌唱。王长征以舒中的《秋风辞》和《往回:策马扬鞭》为例,来说明一个诗人体验中所呈现出的两极的东西,一个是苍凉无极的,一个是醉生梦死的。并由此看到一个诗人在当代的歌唱是如何复杂而丰富,如何带有一些迷惘的深思和纠结。在古老齐国的大地上,诗人舒中站出来,承《诗经·齐风》,继续歌唱,让那些已经逝去的存在和记忆重新登场,写出其文化的尊严,这是对齐文化的热爱和对东夷文化的守望,也是一种当代诗人的担当。

二是舒中关注本土的东西,歌唱一个人的村庄。舒中能够做到把当代诗人抒写的大地、村庄、故乡、青春、童年等共有的词语激活,赋予它们个人的记忆和情感,这是一个好诗人才能做到的。现代的高速路、汽车等正在把古老的村庄淹没,舒中在用自己薄弱的声音为村庄“啼血”歌唱。

三是舒中的诗歌富有对乡土、对人情的体察。他能够把握村庄的呼吸和脉搏,抒写风土人情,带有哲学的意味。

博兴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魏兵谈到,深厚的积累成就一位诗人。舒中读书非常多,对历史文化挖掘下了一番功夫,有对文化的担当。魏先生还谈到写作向雅和俗两方面努力,并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希望诗人、作家能够引导启迪孩子们诗意的心灵。

博兴县作协副主席牟海静概括舒中和他的诗歌是从水性里舒展生命。诗人舒中一向少言寡语,内心却像水底一样,常常涌动着波涛,他把这些波涛都化作了澎湃的诗情。他的诗歌善用隐喻和象征,通过湖、水、鸟、树、月光、蒲草、浮萍等带有阴柔性质的物象,展示诗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追问。“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舒中喜欢安静,面对这个市场化的社会和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他不为金钱名利所动,情愿躲在安静的一隅,一心写诗,在静中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近几年,舒中的诗更多地转向现实,转向民生,他以敏锐的目光感知世界的痛处并诉诸笔端,看似不动声色的诗歌语言,却自有它本身的硬度。

诗人、散文家璎宁表示,拿到《大河于胸》这本诗集感到非常惊讶。舒中的诗歌语言凝练,表达有深度,可见他是个成熟的诗人。舒中关注野菊花、笔筒等细微的事物,写了很多柔美、细腻的诗歌,展现出诗歌的美学和对人生的赞美。诗集里也有很多磅礴大气的诗,像《大河于胸》《大河奔流》等,体现着诗人对人生、历史、自然景物的思考。这本诗集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阅读。

滨州市作家协会李登建主席做总结发言。

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动组织形式温暖、亲切,甚至很别致。澄园书店的环境很优美,很雅致。以后可以多在这样的环境、以这样的形式来组织活动。

李登建表达了对朗诵艺术家们的敬佩和谢意,赞扬了他们的精心准备和二度创作,把舒中的诗歌演绎得更加完美。

李登建肯定了用“水性”二字代表舒中及其诗歌的说法,说舒中的诗柔软但有力量,澎湃又有内涵,能直抵读者的心灵深处。

最后,李登建说:以创作成就和文本的品质,把舒中定位到全国70后的优秀诗人行列,是很中肯的评价。李登建希望舒中以及其他的滨州作家、诗人能走出滨州,走向济南、北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滨州市文联副主席刘庆祥向本次分享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市作协副主席魏书旗也参加了活动。

诗人舒中为大家签名赠书

活动合影

本次活动由滨州市图书馆、滨州市作家协会、滨州市图书馆学会、滨州市朗诵艺术协会、滨州市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博兴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博兴县作家协会主办,澄园书店承办。支持媒体有滨州日报、 FM88.9滨州之声、博兴在线、鲁中晨报、 网易滨州、 FM104.2电台等。

(图片来自网络或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