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对他人的过错不指责是一种高贵的品德。每个人因所处的立场、环境不同,是很难了解对方感受的。倘若我们能换位思考从内心深处体谅别人,人与人之间的误会、矛盾就会少很多了。
遇事不指责,是对他人的尊重。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主刀医生手术前,突然匆匆离开手术台,患者家属不知其因,表现的十分愤怒。后来才了解到,原来医生的父亲在楼下ICU离世,医生看了一眼父亲便立刻返回手术台。楼上楼下几层之隔,医生的父亲却是阴阳两隔。网友纷纷赞誉:医者仁心。但事实上,医患矛盾从未断过,有的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大打出手 ,甚至穷凶恶极,伤人性命。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人向死神宣战,最终却适得其反。你永远不知道为你做手术的医生当天遭遇过什么,不以己度人,就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
“不责人小过,不揭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生活中,人人都可能犯糊涂,但真正有度量的人,既欣赏得了别人的长处,也容得下别人的不足。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位同僚叫韩宗儒,韩先生喜吃羊肉,但奈何每个月的俸禄不足够让自己大快朵颐。得知有人爱好收藏苏轼的字画,于是,他隔三岔五给苏轼写信,然后再拿着苏轼的回信去换羊肉。后来苏轼另外一好友黄庭坚知晓此事,戏笑苏轼道:古有王羲之以字换鹅,今有韩宗儒以字换羊!苏轼听完哈哈大笑。有一天,韩宗儒又开始嘴馋,他一日之内连写了几封信,派人送给苏轼。恰好那天苏轼公务繁忙,便幽默地对来人说:“传语本官,今日断屠!”不得不说,韩宗儒拿私人书信换肉吃,的确不太厚道。但苏轼一笑置之、带着风趣调侃对方的方式,既保留了二人的情谊,又不损对方的面子。相反,那些心胸狭隘之人,只会盯着脚下的泥泞,一遇事就胡乱指责。
老子曰:“大道之行,不责于人。”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人,不称心的事。智者之所以为智者,因为他知道尊重每一个人,也明白人各有所长,事成不易。做人,只有学会尊重别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遇事不指责,是夫妻关系和谐的升华剂。佛说:前生千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邂逅。夫妻两人从谈情说爱走进柴米油盐的琐事里,难免会有争执。如果婚姻生活总是抱怨、指责,感情只会慢慢褪色。真正好的夫妻关系,是你给我一分爱,我还你三分情。
杨绛和钱钟书先生的夫妻相处之道让人称羡:钱钟书把墨水瓶打翻了,染了房东家的桌布,杨绛说:“不要紧,我回家洗。”钱钟书无意中把台灯砸坏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钱钟书不小心拔下了门轴上的门球,杨绛说:“不要紧,我来装。”杨绛剪虾吓得逃出厨房,钱钟书说,“没关系,以后吃虾,都由我来剪。”知道的人戏谑钱钟书是个“十足的书呆子+生活白痴。”据说他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60岁才学会擦火柴。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妻子一句简单的“不要紧”,足以撑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撞击。两人相濡以沫六十三年,钱钟书称赞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他们一个犯傻,一个微笑;一个犯错,一个包容。
最美的爱情莫过于“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婚姻是需要悉心滋养的,很多夫妻明明彼此关心,却忍不住一时口舌之快,伤了对方的心也伤了自己。
生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遇事不争对错,要知道谈“情”远比说“理”更为珍贵。那些揪住一件小事就不放,不停指责对方的夫妻,终究会落个两败俱伤。记住,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试着用柔声细语去唤醒彼此的爱,夫妻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遇事不指责,是自己的一场修行。古语云:“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为人处世,怀一颗宽容的心,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人生之路也必然越走越宽。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有位朋友就常常生气责备他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反身自问。如果光是责备别人,就会只看到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如果能反身自问,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
我们在看到别人做事时,也总会习惯性地找不足,甚至会毫不留情地指出: “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应该是这样的……”以此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见解,却未曾想自己也有要向别人学习的地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一想如果自己平白无故受到他人的指责,你会作何感想?做人做事应当明白“语之用与害”,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在于他懂得自我反省,自我超越。
美国著名科学家、外交空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并不伶俐,可是后来他担任了美国驻法的大使,成为一位极有手腕、待人处事都很有技巧的人。他曾表示自己成功的秘诀是:“我不说任何人的不好,而说我所知道的每一个人的好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任何时候,都不要轻看别人。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
遇事能忍是大度,遇事能静方为德。气不顺时,学会静心守嘴,才能少生遗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懂得对他人口下留德,也是给自己积福。真正有智慧的人,给别人留有台阶,更是给自己留有退路。
仔细想想,人生路上,欢声笑语也好,冷嘲热讽也罢,如果每一个声音我们都要上前理论一番,人生必将少了很多精彩。别忘了,你用一根手指指向别人的时候,还有三根手指正指着自己。一个真正的有内涵有修养的人,都是用“慈悲和包容”去成就别人,用“真诚和善意”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