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殉葬就算了,古代为啥要用水银灌注童男童女殉葬

2020-02-19     李小丁

殉葬也就算了 活人灌入水银陪葬真是汗颜殉葬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便习惯于把随身使用的工具、武器以及生前喜爱的日用品和死者埋葬在一起。到了 奴隶社会,奴隶作为会说话的工具,也被杀死或活埋,用来殉葬,让他们在“ 阴间”继续为主人效力。而之后的活人殉葬更是极为残忍,皇帝驾崩后,由妃子殉葬的制度早在汉初时期就被废除了,但打明太祖起的时候又被恢复了,其实殉葬制度随统治者的变化而时启时废,比如朱元璋就曾处死了四十六个妃子给他殉葬,而朱棣死之后,也有活人殉葬。秦汉时期这个情况就更少出现了,多半用兵俑代替。

当时盗墓者掘开晋幽公的陵墓,见其内有百余具殉葬者,横相枕藉,尸体未腐,除一男子之外,全部是女子,这些殉葬者或坐或卧,甚至还有站立者,衣服肤色不异活人。《史记· 晋世家》记载:“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 盗杀幽公。”即晋幽公是在出宫与女人鬼混而被盗贼宰掉的。幽公属于非正常死亡,但他的陵墓中仍有这么多殉葬者,可想而知,其他正常死亡的国君,陵墓中的殉葬者数量更多。


春秋之后,人殉的作法已不多见,基本上改用木制或泥制人形偶像殉葬。战国时的秦国就曾在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废止人殉。但是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却再次发生了大规模骇人听闻的生殉事件。秦始皇过于祈求长生不老,不仅派数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还花十多年的时间给自己修建规模巨大的陵墓,死后要全部妃子宫女陪葬,数量多的吓人。

17世纪明代而起的,满洲贵族入关前仍实行人祭、人殉制。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生母大妃纳喇氏,就是在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后与另外两名庶妃一起被逼殉而死去的。但入关统治全国后,这种做法即被废除。严格地说,自明英宗以后中国就不再有帝王用妃妾殉葬的制度。

人活葬也就算了,更甚的是将孩子灌注水银拿去陪葬。在孩子生前就给灌入水银,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孩童呢?据说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时,观音菩萨无论何时身边都跟着两个金童玉女。而佛教相信人生轮回,因果报应,若有男童女童的护驾,一是死时有灵气护驾,二是轮回时有善缘托福。特别是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怕死后招人复仇,就会找小孩陪葬。其实到了现代,很明显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还有就是为了保持嫔妃的容貌,让她们喝下安眠药水,再在她们头上敲一个小洞灌入水银,再缝上,之后她们便没有醒过来,考古挖掘出来的都是一具一具白骨,何来永保容颜之说?古人也是很愚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OOEX3ABgx9BqZZI_f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