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国海外领土遍布世界,共占总面积18%,属地甚至公投抗拒独立

2020-09-24   王春秋史

原标题:此国海外领土遍布世界,共占总面积18%,属地甚至公投抗拒独立

说起殖民大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肯定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位置,还有同是欧洲大国和现在的五常国家之一的法国,虽然总被觉得是综合实力偏弱,但在非洲具有非常高的影响力,而且海外属地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即使是经过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亚非拉独立运动后,法国目前的属地仍是遍布世界。

法国共有6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海外属地就有将近12万,约占总领土面积的18%,其中最大的就是位于南美洲东北部的,占地面积8.35万平方公里的法属圭亚那。

严格说来,以法属圭亚那为代表的海外领土并不该叫做“殖民地”,因为其归于法国中央政府管辖,并是法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也可以将其看为是欧盟的一部分。至于法国为何在现代社会都能保持如此高的海外属地比例,也是离不开早期的移民政策,和以法语为代表的法国文化的推广。

关于海外属地,法国也曾遭遇过一段“屈辱史”。1756-1763年的七年中,英国、法国、奥地利帝国、俄国等欧洲主要国家之间均在围绕于中北美洲和西非等殖民地的利益争夺中而大打出手。数百年来,英、法之间一直就是世仇,而这次的七年战争中,法国更是被狠狠的上了一课,而英国也从此开始确立起自己的主导地位。

待英国人垄断了大西洋沿岸的黑奴三角贸易后,迅速扩充的海上舰队也对法国形成了强大的压制力,并开始逐步的攫取法国已经控制了的美洲地区,比如加拿大就是英国从法国人的手里抢来的。

七年战争后,英法于1763年签订《巴黎和约》,英国堪称是其中的最大赢家,也由此基本确立了自己日不落帝国的地位;而对于法国来说,则是其整个君主专制时期最屈辱的一次失败。条约内容规定法国割让加拿大的全部领土,同时除了保留五座无关紧要的城市外,又要全部撤出在印度的殖民。因为外交惨败,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也失去民众支持,也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打下基础。

下面再说法国最大的海外属地——法属圭亚那。地理大发现时代后,当时的海上强国西班牙率先征服了美洲大陆上的阿兹特克和印加,独揽美洲的全部金银矿产。不过西班牙并没有足够牢固的根基,和向殖民地提供工业产成品的实力,而掠夺来的金银只是用在了皇室的骄奢淫逸方面,并未像英国那样将其用于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然后再是工业革命,变成日不落帝国。

待英国、荷兰等国开始渗透势力后,法国的波旁王朝也加入战局,至此包括葡萄牙在内的四个国家便在圭亚那展开了不断的争夺。到了1816年,法国终于赢得控制权,并在二战后的1946年宣布法属圭亚那为自己的“海外省”,1977年时,此地又被升级为“大区”。

法属圭亚那是位于赤道线附近的地区,因为地球自转速度快,而且航天飞行器入轨点也近,可以起到节省燃料量和增加航天器装载量的作用。所以,法国人于1964年在此地建成了火箭发射中心。目前的圭亚那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上仍然以初级的农业出口为主,而且大部分还要靠法国的援助。

法属圭亚那的部分居民也曾发起过独立的号召,不过支持独立的人只有5%。2010年,法属圭亚那又发起了一场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法国的公投,最终一共有48%的居民参加投票,结果是其中70%的人口因担心得不到援助而放弃自治权。

此外,法国位于南太平洋的一块“飞地”——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也曾发起是否独立的公投,结果也是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口反对脱离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