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机场崛起一座城,
以机场为依托的航空经济,
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成都市双流区抢抓建设
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战略机遇,
聚焦做好“空港引领城市发展”文章,
用好空港核心资源优势,
推动“人港城产”协同融合,
奋力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发挥资源优势 做好“空港引领城市发展”文章
10月8日,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在双流开园运营。作为国内首家定位为国产商用飞机规模化运营和产业化孵化的航空产业园,将以全面支撑ARJ21飞机示范运营为使命,重点打造航空运营、航空维修、航空培训、产业培育、综合服务等5大功能。大飞机示范产业园的正式运营,为双流航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作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所在地的双流,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空中门户,也是国家级四川天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重要承载地。基于省委提出的“四向拓展 全域开放”战略目标以及市委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重大部署的要求,双流主动在发展大局中找位置、强担当、作贡献,确定了“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战略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
双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空港是双流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人流、物流,机场周围如雨后春笋般聚集了各种产业,形成临空经济区。
依托空港资源,双流区着眼服务成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借力机场通道功能,推动“过境流量”向“留量经济”“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转变,打造链接全球市场的开放前沿。
坚持多点发力 走上“空港特色适航特质”新路
目标已定,唯有奋进。
围绕“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这一目标,
双流如何发力?
双流 坚持把国际空港商圈建设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引擎,编制商圈规划,构建“指挥部 管委会 平台公司”开发模式,启动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起步区建设,先后在上海、曼谷、新加坡、伦敦等地举行专题推介会,营造“买全球、卖全球”时尚消费场景。
这仅仅是双流在奋力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路上迈出的一小步。
双流还不断探索,多点发力:
坚持“以港强产”,集群发展航空经济,加强对适航产业链条战略性研究,精准开展航空产业链招商选资,引进一批平台型和赋能型项目,抓实产业化项目落地建设,着力构建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适航产业体系;
坚持“以港赋能”,拓展空港枢纽功能,深化与省机场集团、基地航空公司战略合作,配合推进机场扩能升级,增强开放平台溢出效应,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和国际航空枢纽所在城市交流合作,争取引进更多国家馆、特色馆;
坚持“以港定城”,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按照成都中心城区定位,构建“一港三心四组团”城市格局,营造城市核心品牌、提升城市核心价值、做强城市核心功能,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城市形象转型提升;
坚持“以港聚势”,增强空港吸附效应,按照市委、市政府“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部署,围绕打造重商亲商优商聚商标杆城区,推出项目“承诺制”“企业咖啡时”等服务,着力形成优质资源要素广泛汇聚的区域比较优势。
同时,双流区 将充分发挥空港在引领产业经济走向、城市空间布局、资源要素聚集中的支撑作用,构建以创新和服务为主体的产业形态,走出一条具有空港特色、适航特质的发展新路,全力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贡献双流力量。
【来源:空港融媒 记者:杨晓娇 王鸿明 编辑:刘婷 审核:孙健涵】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双流发布”今日头条号或下载“空港融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