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只有聪明的人才知道忍耐,不要逞一时报复之快意

2020-07-27   职场趣谈

原标题:职场中,只有聪明的人才知道忍耐,不要逞一时报复之快意

现实中很多人在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时,往往表现为不满、愤怒、对抗、暴跳如雷、大骂一通。这些行为,虽然把一时的激动情绪简单地发泄了一下。结果呢?只是自己白白耗费了心力,于对方无丝毫损伤。而自己受歧视的处境仍然未变,不会发生丝毫的变化,也许受到的伤害更深。

西汉的杨恽,为人重仁义轻财物,为官廉洁奉法,大公无私。可是好人很难一路平安,他正官运亨通,春风得意之时,有人嫉妒他,在皇帝面前说他对皇帝陛下心怀不满,表现得那么廉正只是为了笼络人心,以便图谋不轨。

皇帝虽然不喜欢贪官,但更害怕有人和他唱对台戏,哪怕你才干再好,品德再高,你如果敢对他稍有微词,便会招来灾祸。经人这么一告发,皇帝勃然大怒就把他贬为平民。

杨恽丢了官,十分难过。原先做官时,添置家产多有不便。现在,添置一些家当,与廉政并无瓜葛,谁也抓不到什么把柄。于是他以置办财产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在每天忙忙碌碌的劳动中得到了一定的心理平衡。

他的好朋友孙会宗听说这件事后,预感到他这样下去可能会闹出大事来,就连忙给杨恽写了一封信说:“大臣被免掉了官职,应该关起门来表示心怀惶恐,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以免别人怀疑。你这样置办家产,搞公共关系,很容易引起人们的非议。让皇帝知道了,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杨恽心里不以为然,回信给孙会宗说:“我认为自己确实有很大的过错,德行也有很大的污点,应该一辈子做农夫。农夫虽然没有什么快乐,但在过年过节杀牛宰羊,喝酒唱歌,来犒劳自己,总不会犯法吧!”

孙会宋的担忧没有多余,又有人向皇帝诬告说,杨恽被免官后,不思悔改,生活腐化。而且最近出现的那次不吉利的日食,也是由他造成的。皇帝也不问青红皂白,命令迅速将杨恽缉拿归案,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他腰斩了,他的妻子儿女也被流放到酒泉。

在这里,像杨恽以置家产、搞活动、交朋友,这样的事来表示对罢官的不满,这样的做法,不仅于既成之事无济于事,反倒更成为敌人攻击自己的把柄,到最后受伤的仍是自己。

事实上我们不需要对那些令人不满的东西发愁,或者大发雷霆。如果这样做,不满情绪虽然得到了宣泄,但往往是无济于事。所以不满大可不必形于言辞。聪明的人,能够比较自如地调节内在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不快的负性事件及其引起的不良情绪或压抑到意识之下,或遗忘于意识之外。压抑与遗忘相比,遗忘更洒脱彻底。被迫的忍耐无疑有强烈压抑的痛苦。

古今成就事业的人,都有关于忍耐的故事。实际上,只有聪明的人才知道忍耐。如果韩信不知道忍辱,而逞一时报复之快意,那么,他哪有以后成就大业的机会,“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有相当的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