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何海霞的国画小品

2020-07-15   名家书画鉴赏

原标题:大师何海霞的国画小品

何海霞(1908—1998),长安画派中与石鲁、赵望云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的领军人物。上世纪中期,他与赵望云、石鲁深入生活。

有人说,中国画看起来都差不多。此话不甚妥当。但是,既然有此说法,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不少画家在取景、设色或用笔上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是吗?

何海霞

我们得承认,绘画者在景色上的模拟因袭,南方、北方都用同一种手法表现,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假如绘画者呈现的是独特的创造,就不会使人产生“画都差不多”的感觉。

何海霞风雨归来

艺术贵乎独特的创造,独特创造必须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在沙里淘金。另外,一幅画,贵在一个“气”字。“气”是通过艺术思想体现出来力的感觉,一种优美的感觉。实际上,如果没有“气”的连贯,就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笔的运转、补救,就是讲的运“气”。一“气”画下来,笔由浓画到干,由干画到没有,一“气”画下去,最后将其统一起来。从乱到清,从清到乱,分分合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总之,气就是得物象之神韵,没有它,画就没有灵魂。画有了灵魂,每幅画都各具色调和情采,各有画境,当然也就不至于千篇一律了。

古人云,中国画“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山水画如何用墨可生满纸云烟?

何海霞

大染是山水画非常重要的处理,染后满纸云烟,气象顿觉生动。但大染不能解决全部气势,大染易冲淡墨彩。所以在提笔落墨的过程中,注意保墨,有好墨就要保存。怎样保存?笔墨精到之处,待干后,加色保之,因色有胶,大染阶段水色烘托墨彩不失。

何海霞 幽谷出云

墨色与敷彩,是山水绘画重要的一部分。

用墨之笔宜长颖而粗。笔着纸一掠而过,不宜重复,重则易滞,滞则神气索然。

敷彩,有透明色有覆盖色,透明色指花青、藤黄混合成为绿色,花青加墨或黄成为天青色。因为其中有冷暖的和谐,也是一笔直过不宜反复。不论植物色或矿物色,在使用之前宜用手指研细,溶化后取其上层浮膘,不宜过浓,亦不宜加水太多。一次上色,待干再层层加之。以色保墨即以色增加墨的色彩,更丰富画面色彩的效果,所以反复使用可以形成湿润华滋,或雨后新晴的湿润感。

何海霞 山雨欲来时

每一幅画都有它最精粹的地方。画山水画,如何表现这种精粹之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何海霞

一张画要有最精粹之处——所谓“画眼”。画眼一定要特别抓紧,不能与其他一切平均对待,避免面面俱到,应有尽有。要竭力描写自己最感兴趣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引人入胜,打动人心。京剧表演家有三字诀,叫“稳、准、狠”,“狠”就是要敢于强调最主要的东西,狠狠地表现,“狠”取决于艺术家的感情。

何海霞 湖天小景

艺术创作要像写情书那样充满感情,有了感情,画也就有了气氛,有了气氛画就活起来了。齐白石说:“笔笔相生,笔笔相因。”也是为了一张画的气贯连,气贯连才有力,才能生动。画人并非画跑的人才生动,静止的就不生动,打盹也可以画的很生动,生动就是气要连贯。中国水墨画从来讲究气氛。如说“山中有龙蛇”,就是贯气;又说“苍茫之气”,“含烟带雨”,“挥毫落纸如云烟”,“试看笔从烟中过”等等,都含有这个意思。山水画中留出适当的空白亦有助于气氛的表现。

何海霞 山色空濛雨亦奇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