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剧《锁麟囊》“春秋亭”一段中“寒”字的分析

2019-08-31   荷露团珠

前几天,一位朋友给我传了一段,有人分析《锁麟囊》春秋亭:“她为饥寒我为娇”这段唱词中,关于“寒”字发音分析的视频。

程砚秋:就是这个“寒”字

这位视频制作者是这样说的:(大概意思)这个“寒”字,程先生1954年的录音是唱“去声”,也就是第四声,而王吟秋,迟小秋都是貌似二声“阳平”实际发的是一声“阴平”,唱倒了。这位网友还很有耐心的把30位程派名家演唱《锁麟囊》“她为饥寒”的“寒”字的发声音频做了剪接比较。

这三十位程派艺人分别是:京剧宗师程砚秋、二代弟子:赵荣琛、新艳秋、李世济、李蔷华、王吟秋、三代弟子以及一些私淑传人:张火丁、刘桂娟、李海燕、李佩红、迟小秋、钟荣、吕东明、张曼玲、吕洋、杨磊、张莉莉、孙劲梅、郭玮、周婧、赵欢、李林晓、姜笑月、郑雪莲、高华、章遏云、颖若馆主、林玉梅、顾正秋、史依弘 。(注:由于自媒体平台的规定,这里不能放视频链接,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索观看。下面放的这个音频,是我讲解和加入了程先生46年的录音,以及整合了那位朋友的视频录音,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那么看了他的这个视频,人们是什么反应呢?观看他视频下面的留言,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人,认为他说的对,支持。

第二类人,反对,并且语气不善。

第三种人,不认同,提出质疑。有位网友这样说的:我刚刚去找了1946年程砚秋的《锁麟囊》实况录音,发现程先生在这版里面的“寒”唱的是阳平,楼主若有疑问,我可以把链接发给大家。我想说的是,即使是程砚秋先生,也是在不断改进创新,并无定法,所以王吟秋先生唱的绝不能说是错的。

那么我们回头再说这位做视频的网友,他的质疑成立吗?我个人认为基本成立。

大家知道,程砚秋这派,基本是按照湖广音按字行腔的。我说基本,就是程先生如果发现这个字按照湖广音实在不顺嘴,或者影响程腔优美度的展现,那么他也会用京音。这一点和言菊朋有本质区别,但这种情况不是很多。所以,程派唱腔里,也是有用京音的地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程派还是以“湖广音”按字行腔为主。

京剧大师程派艺术创始人程砚秋先生

第二,整段视频听下来,只有王吟秋唱的是阴平一声“憨hān”音,迟小秋、吕洋、顾正秋、唱的都是阳平二声“函hán”音,但这个字阴平阳平似乎演唱的时候,如果你不竖起耳朵,很难辨析的特别清晰,但是平声是无疑。所以,有的人就说他们都发的是阴平,有的人说,不是,他们都是发的是阳平。

还有人说:一脉相承,吟秋、正秋、小秋、洋秋、都发倒了!开始我还没明白洋秋是谁,后来才恍然大悟,吕洋秋!哈哈,这个名字到更像唱戏的艺名。那么其实他们唱阳平也不算倒,但是若唱阴平那就是真倒了。

吟秋、正秋、小秋、洋秋

第三,就是那位说程先生46年唱阳平的网友,他还是没听仔细,程先生46年的“寒”是两个字的切音,“寒暗”反切归“暗àn”的音,其实还是第四声“汉hàn”音,而不是第二声,切字你不能把第一个音说是这个字的发音吧,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寒”,按照湖广音发(汉hàn)音是第一选择,毋庸置疑。那么发阳平(函hán)音不能算错,只是不严谨,不大符合程派湖广音按字的原则。发阴平(憨hān)音,字唱倒了唱错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