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陪你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法伯睡眠宝典:如何顺利地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灵遥身边有好多个小姐妹,都升级做了“妈妈”。
不过,在和我感慨有了宝宝是多么幸福的同时,她们也不止一次地和我提到了孩子夜里难以入睡,半夜哭闹着醒来对她们自己睡眠的影响。
每每此时,我都不得不一边安慰她们,一 边努力地帮她们想法子。
直到有一天,灵遥读到了这本在美国畅销了近30年的《法伯睡眠宝典》,才终于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是身为会哈佛医学院教授、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科睡眠疾病中心主任的理查德·法伯博士结合大量的临床实例,写成的一本孩子睡眠宝典。
在书里,法伯博士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儿童睡眠阶段发展过程、儿童存在的睡眠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也希望各位宝妈们,能够在读完了这篇文章后,听懂宝宝的睡眠语言,让宝宝和自己都睡个好觉。
01.
帮孩子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是每对新生父母的必修课。
我们人类的睡眠质量,其实从一生下来,就有很大的区别。
有的孩子天生就拥有优质的睡眠习惯:刚出生的几周后,他们便能一夜睡到天亮,甚至,在喂奶时,家长还要主动唤醒他们。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仍旧主动地保持着婴幼儿时期的睡眠习惯,无论周围环境如何,都能够自顾自地酣然大睡。
有的孩子则不太一样,任何打乱他们睡眠作息的事情都会让他们睡得不安稳,还常常会出现入夜了睡不着,在睡眠中容易惊醒,早晨醒来过早,白天昏昏欲睡等问题,连带影响了家长的睡眠。
说到孩子的睡眠问题,最容易让家长困惑的恐怕就是“睡不够”了。
虽然每个孩子每天需要的睡眠的时间并没有标准值,但是,一个孩子如果早上叫不醒,周末赖床,或是暴躁易怒,那么,Ta十有八九是没有睡够的。
另外,孩子夜间多次醒来,也常常让很多家长困惑不已。
比如,有的孩子(通常在6个月到3岁之间)常常会在夜里醒来好几次。而且,在夜里醒来后,他们常常会需要家长的安抚,才能够再次入睡。
一般来说,一个足月出生的婴儿在3-4个月就能够维持一整夜的睡眠状态了。如果你家孩子到了5、6个月,还要靠你的安抚才能够入睡,那么,你便需要帮孩子养成好的睡眠习惯了。
因为,帮孩子在婴儿时期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不仅利于Ta的发育,预防其它睡眠问题的出现,还能让你在夜里睡个好觉。
02.
关于儿童睡眠,你应该知道的
若是你有读过任何一本睡眠科普书,你会发现,人类从清醒到睡眠再到清醒,会经历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入睡准备期。
一开始,你会感到倦意袭来,眼球在眼睑下无意识地缓缓移动,大脑对外界的感知度慢慢下降。
在这一阶段,你的大脑里会产生短暂的睡眠梭形波和慢而长的K-复合波。若是在这个阶段,你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那么便会慢慢地坠入梦乡,感觉大概会是“咦!我好像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第二个阶段,是非快速眼动期。
在这个阶段,你的身体会静止,大脑也会进入更深的睡眠中。此时,梭形波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缓慢而持久的Theda波。
在这个阶段,你的呼吸平稳,心跳规律,发汗功能增强,除非受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否则很难醒来。
在经历了一两个非快速眼动期后,你会进入到快速眼动阶段。
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新阶段。此时,你的呼吸和心跳变得不再规律,反射系统、肾功能与激素放射类型发生变化,体温调节系统减弱,不再出汗,也不再发抖。
在这个阶段,你对氧气的消耗量会大量地增加,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时,大量的血液会涌向你的大脑,大脑的温度上升,脑电波的频率加快,显示出水面和清醒皆有的混合波形。
另外,到了快速眼动阶段,你的思维还会逐渐“清醒”,但大脑由于只能处理来自身体内部的消息,所以,你会做奇怪的梦。
现在,我们说回你家孩子。
你家孩子在出生前,其睡眠形态就已经在形成之中。研究表明,6-7个月的胎儿就已经出现了快速眼动睡眠,此后再过1个多月,就会出现非快速眼动睡眠。
在胎儿出生后,你会发现这两个阶段很好分辨:
在快速眼动阶段,婴儿通常会出现抽动、呼吸不规律,眼球在眼睑下快速转动。而,到了非快速眼动阶段,婴儿的呼吸开始变得绵长,身体静止不动,偶尔会出现吮吸的动作或是身体突然一动。
不过,与你不同,你家孩子脑海里的电波,是慢慢出现的。
在出生的第1个月里,婴儿的非快速眼动期的脑电波开始变得连续,也为深睡眠打下了基础,而到了第6个月,婴儿的脑海里也会和你一样,出现K-复合波,加上身体机能发育,身体抑制神经冲动能力增强,夜里睡眠时间增加,睡眠也越来越规律。
到了这个阶段,婴儿每天大概要睡12-13个小时,而且,夜间睡眠时间要达到9小时25分钟以上。
另外,这个年纪的婴儿,每天需要补充两次日间睡眠,每次持续1-2小时,一次在早饭与午饭间,通常是9:30-10:30,另一次在下午吃点心时,通常是下午2:00-3:00。
一岁左右,绝大多数婴儿每天要睡12小时左右,其中9-10小时发生在夜间,日间睡眠减少为1次,一般发生在12:00或13:00。
到了两岁后,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会进一步减少,缩短到9-10个小时,午后则需要1-2小时的午睡,总睡眠时间达到11个半小时。
到了3-4岁,绝大多数儿童会减少午睡时间,增加夜里睡眠时间,于是,晚上大概会睡11个小时左右,
而从3岁开始到成年,你会发现,你家孩子的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从学龄前的11个小时,到青少年时期的10个小时。
其中,5-12岁的孩子,精力尤其旺盛,夜间睡眠质量高,白天也睡得少。而青春期的孩子,一般保持每晚9小时的睡眠,便能够维持日间生理机能的正常运作了。
03.
你家孩子为什么会在夜里醒来?:
入睡和清醒环境的不一致
对一个家里刚添了宝宝的新手妈妈来说,在照看孩子的同时,保证自己的一夜好眠绝对是一门技术活。
因为,绝大多数婴儿都是无法独自入睡的。他们需要家长陪伴在旁,抱着他们,哄着他们,安抚他们。
尤其是在深夜里,婴儿的“哇”的一声啼哭,常常会把熟睡的父母从梦里惊醒。反复几次后,家长便会感到精疲力竭,甚至对孩子心生怒意。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特别是对3个月以前的宝宝,Ta身体机能的发育情况,决定了Ta很难做到一夜酣睡。但是,如果你家孩子到了5个月左右,还会在夜间频繁醒来,那么你就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了。
第一个可能会影响孩子睡觉的点,是孩子的睡眠环境。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把特定的外界环境与睡觉环境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身处卧室,躺在床上或是摇篮里,身边放着入睡时抱着的玩具或毯子,那么Ta就会意识到该睡觉了。
但是,到了半夜的睡眠阶段转换期(即,非眼动期的过渡),绝大多数孩子会在发现环境有了变化后,发出啼哭唤醒家长,在家长的安抚下入睡。
第二个可能会影响孩子睡觉的点,是家长的哄睡方式。
比如,有的家长每晚都抱着孩子,轻轻地摇着Ta,使Ta慢慢入睡。如果孩子一夜好眠,醒来后也能自己再次入睡,那么继续这样哄睡也没关系。
但是,有的孩子偏不,他们会对家长的摇睡产生依赖,不仅不摇就不肯睡觉,还会在睡眠周期的转换阶段,哭闹着要求家长把他们摇睡。
也就是说,这时你的帮忙,非但不利于孩子睡眠习惯的养成,还会让孩子放弃自己入睡的努力,整晚整晚喊你帮忙。
那么,怎么循序渐进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呢?你不妨从分析成年人的入睡环境入手。
刚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时,有不少朋友会因为“认床”而睡不好。其实,这个“认床”说的是,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想象一下,你一觉醒来,翻个身,发现还在自己的床上,多半会调整一下睡姿,顺手拉一下被子,再一次睡过去。甚至,在第二天醒来后,你都不记得你夜里醒来过。
但是,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换了张床,或是身边多了个人,你一定会彻底清醒,直到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放到警惕性更高的孩子身上,如果你家孩子在客厅或是在你的怀里睡着,醒来后却发现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婴儿床上躺着,漆黑一片,Ta不哭哭闹才有鬼叻~
这时,你再跑过去,抱起来,摇一摇。OK,今晚你就做好被你家孩子多次喊醒的心理准备吧!
所以,对一个根本不具备对外界控制能力的孩子来说,你要想让Ta一夜好眠,得给Ta营造相同的入睡和醒来环境。
这样,Ta才能够睡得安稳,不必保持警惕去反复确认环境是否变了,以及爸妈是否还在自己身边。
04.
你家孩子也能一夜睡到天亮:
循序渐进哄睡法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入睡和醒来环境的不一致,是孩子夜里哭闹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解决问题,让孩子即便是在半夜醒来,也感觉自己的仍然处在入睡时的那个环境里,周围的一切依旧处在可控状态呢?
首先,家长要仔细检查孩子现有的睡眠环境,找出不适宜之处,如,夜间哺乳、吮吸特定的物品、入睡时需要人摇着或哄着、睡眠时需要人轻抚后背、睡眠时需要大人抱着四处走动、睡眠时要听特定的音乐,等等。
不过,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作为家长,你们一定要有耐心。因为,就算一下子把你的睡眠习惯改了,你也会很不爽,所以,孩子的大哭大闹也很正常。
另外,你得在对孩子说“不”的同时,想办法疏解孩子的这种抵制心理,而且,绝对不能放弃。
现在,我们具体来看看如何操作。
比如,你的孩子是一个晚上要你摇着才能够入睡的孩子,那么,你可以把这个习惯分解成三步来矫正:第一步,减少摇晃的频率;第二步,只抱着走,但是不晃;第三步,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床上,看着Ta。
在实施中,请不要低估孩子的适应力。对一个孩子来说,只用几天的时间,便可以改变固有的睡眠习惯,建立起新的习惯,比你厉害了不知道多少倍~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孩子如何与父母一起睡时,如何让三个人都睡好。
说来惭愧,灵遥第一次一个人睡大约是在我初中的时候。于是,上小学的我,不知道因为夜里醒来看不到妈妈,给她打过多少个电话。
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完全没必要。
孩子会干扰到父母的作息,完全是父母惯出来的,而在父母有刻意培养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睡觉了。
比方说,在睡前,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和Ta一起玩。但是,一旦到了就寝时间,就应该立刻停止这些活动,离开房间。注意,离开时,不要关门,除非你的孩子追出来。
如果你的孩子在床上哭闹,那么,你不妨采取循序渐进法,逐渐延长进入孩子房间的时间间隔,直到孩子适应一个人入睡为止。
另外,在进入了房间后,父母可以跟孩子互动,但是绝对不要陪孩子入睡,等Ta睡着后再离开。
相信不出数月,你就把自己从夜里哄孩子睡觉这件事情中,彻底解放出来。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现在,你已经明白了,孩子之所以在夜里醒来需要你哄,一是因为Ta的睡眠环境发生了改变,却无能为力,二是因为你的哄,让Ta养成了一个有求必应的心理,也干扰了Ta的成长。
所以,作为家长,你要始终牢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若是希望自己和孩子收获良好的睡眠,请在孩子半岁后,把重心放在把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律作息上,让孩子在就寝时快速入睡,在夜里醒来后再次安心入睡。
因为,这不仅对孩子的未来好,还对你和孩子,和配偶的关系好。
毕竟,灵遥可是不止一次在网上看到宝妈们,因为老公夜里呼呼大睡,不肯帮忙哄孩子,觉得自己嫁错了人,从而对自家老公爱搭不理~
祝一夜好眠!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