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调优种养结构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0-04-10   扬眼

扬子晚报网4月9日讯(通讯员 滨宣 胡鹏 记者 范木晓子)前日,记者在盐城市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蝴蝶兰智能温室大棚内看到,各种颜色的蝴蝶兰在架子上摆放得整整齐齐,长势旺盛,棚内多名工作人员正在观察蝴蝶兰的生长情况,并不时记录着各种数据。

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蝴蝶兰种植基地

负责人陈睿骏告诉记者,现在大棚内种有大辣椒、安妮等多个兰花品种,这些苗株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后长势良好,有不少已经盛开,还有的正含苞待放。

“春季正值气温由低向高温转变,此时正值我们新换盆兰株的根系生长旺盛的季节。”陈睿骏说,这个时候温度的管控是这个季节的重点,昆虫在春季的时候正值滋生的季节,对于农药的合理使用也是第二个重点之一。

今年以来,滨海县坚持以工业化的思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服务联盟试点全覆盖,新建高标准农田8.5万亩以上,每个村新增300亩以上规模流转基地1个以上,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特色林果、特经作物、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集中连片的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

同时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突出招引一批新型农业综合体、现代农业冷链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强联村带村、联农带农机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共享利益链。

在东坎街道红胜火草莓园的智能温室大棚内,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挂在空中,十分诱人。据了解,该公司通过从扬州大学引进的栽培新技术,将草莓种植在距地面1米高的栽培槽中向空间发展,降低草莓病害的发生,实现立体化清洁化种植,有效提高草莓的品质与经济效益。

据了解,高架草莓主要是跟地栽草莓比,产量要高到两到三倍,可以长到四批,第一批草莓在12月中旬就开始上市了,基本上到5月中旬,将近6个月时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