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那时那刻的每一种心情,每一种时刻帮你留在你的生活里。
可以是留给自己的,也可以是分享给别人的,而不是为了证明什么。
01
人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孤独感总是挥之不散,发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低,浏览朋友圈的频率却越来越高。
有时候想发一条关于吐槽的朋友圈,但打到一半的文字,删了又打,打了又删,终于编辑完文字,找好配图。
想了下,手按着取消键,保留?不保留?算了,先保留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会隐藏起自己的社交动态。
“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
“最近三天。”
看不到过去的朋友圈比较有安全感。
而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朋友圈不再是自己的朋友圈的感觉了?
曾经也是个吃到好吃的就要发个朋友圈,出去玩要发个朋友圈,遇到开心的糟心的好玩的不好玩的事情都要发个朋友圈,考试考得好要发个朋友圈,考得不好要发个朋友圈,受委屈要发个朋友圈,被认可也要发个朋友圈的人。
现在几乎两年没发朋友圈了。
是啊,晒自拍,他们说你美颜过头;晒美食,他们说你不怕胖吗?晒旅游照,他们说你炫耀;发一些文艺的文字,他们说你装。
表达自己难过的朋友圈又过于矫情,发点和喜欢人有关的日常又是秀恩爱死得快。
你也许会疑惑,到底发什么才不会被嫌弃?
想来想去,如果发朋友圈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那还发什么朋友圈,不如去发传单?
02
朋友圈一开始的意义是什么?
我觉得是,忠诚地记录真实琐碎的自己。
始终觉得人是需要记录来回顾自己的历史的,记日记对没有恒久耐心的人来说是很难坚持的,而朋友圈正好成了懒散随性的人的好工具。
有什么情绪就发一条,及时记录,还能配上应景的图片。
多年以后很多现在的情绪早就忘了,然而通过朋友圈回顾起来,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自己。经年后看到现在的自己,怎样都会笑出声来,想来自己也是个有趣的人。
发朋友圈就像是对生活的记录,小小的仪式,当看到朋友点赞或评论时,这种喜悦是无法替代的。
发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和一些生活照什么的,发完之后都会心中窃喜,不是炫耀什么,更像是把过去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整理收藏。
以前觉得朋友圈很干净或者都删掉的人很酷,干净又利落,拿得起放得下。
现在觉着朋友圈堆成山的人才是真的酷,过时的段子 ,幼稚的醉话,令人发笑的自恋自拍,还有那些关于新欢或者旧爱的文字。
他们根本不在乎过去发生了什么,也不怕别人去窥探他的过去,出来混,谁还没有过去啊?
活在现实,看向未来。坦然,潇洒。
朋友圈,顾名思义就是朋友的圈子,我想真的朋友才不会笑话你发的朋友圈,那不是朋友的人何必顾及他的感受?
03
有人说,我发朋友圈从来不屏蔽别人,你不要奢望全世界都懂你,朋友圈怎么用全看自己吧。
我觉得分享是关键,分享快乐,痛苦,乃至失败,不要担心,如何能被你一条朋友圈影响到的,不是至亲就是至远,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那样活得太累。
你在朋友圈展示的自我,无论多美好,无论多励志,在多数人眼里,是过眼云烟,是茶前饭后的闲谈.
他们不关心你,即便点赞,也不代表他羡慕你或者喜欢你。
对于不喜欢的人,他发什么只会停留片刻,而津津有味喜欢的人,发什么才会反复斟酌。
会不会反感一个人,绝不是朋友圈发什么决定的。
从人的本身就已经决定了发出朋友圈给人的感受同样一条朋友圈,不同的人发送了就是不同的效果。
还是那句话,如果发朋友圈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那还发什么朋友圈,不如去发传单?
END
文|小连
美工|春天 娅霓
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