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自强,令人震撼。出生于湖南省沅江市共华镇谭家岭村的曹伏秋现年48岁,由于先天性肢体异位残疾和后天机械事故,导致他手脚不便。命运多舛,他却从来不向不公的命运低头,身残志坚,不仅实现就业,2011年曹伏秋在沅江市高新科技产业园区成立了“沅江市华一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并于2012年获得生产食品相关产品的许可证,将年产值由400万元增加到了1000万元以上。事业成功后的曹伏秋不忘关怀残疾人群体,2014年起帮助解决残疾人士就业问题,带动了许多残疾人就业,为他人插上“隐形的翅膀”,让他们融入社会,在生活和社会上展示自己的才能。
01
命运多舛,却没有向不公的命运低头
曹伏秋出生在一个困难的农村家庭,初中毕业便辍学了。他17岁时父母双亡,在亲友的帮助下,曹伏秋学会了钻井技术,并以此为生。
20岁的曹伏秋由于机械事故不幸失去了左手大拇指,手部的残疾使他不得不告别钻井行业。几经辗转,曹伏秋来到沅江市福利印刷厂从事销售工作,却不想该印刷厂不到4年就倒闭了,24岁的曹伏秋再次面临失业。
年轻的曹伏秋虽然屡屡受挫,但他却没有向不公的命运低头。经过一番考量,曹伏秋决定根据自己累积的经验,继续从事印刷行业。
1996年,曹伏秋开办了一个小型铅字印刷厂。可经营不到3个月,一场50年罕见的洪水使印刷厂遭受重创。1998年,曹伏秋开始尝试运营文化用品专店。但由于经营经验的缺乏,文化用品专店开业不到3个月就倒闭了,并造成了2万余元的亏损。
创业的频频失败并没有使曹伏秋的心冷却,经过冷静思考和细致调查,他发现胶印市场在当地的空白,于是从长沙购买了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小型胶印机,打开了销售市场,事业也渐渐走上正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曹伏秋日渐兴隆的印刷厂被电火烧毁,这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所幸的是,在热心人的扶持和政府的补助下,曹伏秋的小厂得以重振。
02
助残扶贫 身残志坚的他为他人插上“隐形的翅膀”
一波三折的初期创业经历并没有阻挡曹伏秋前进的步伐。2009年,他结识了来自湖北的佃仁芳,二人结为夫妻,共同打拼。为进一步扩大经营、增强竞争,曹伏秋筹措了300多万元资金,于2011年在沅江市挂牌成立了“沅江市华一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曹伏秋的小厂一步步变成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公司。
2012年,曹伏秋的公司获得了《湖南省包装装潢印刷许可经营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包装印刷生产许可证》,开始从事食品包装业务,公司的生产产值逐年增长,由400万元增加到了1000多万元,创国家财税200多万元。
据曹伏秋介绍,他目前仍在积极拓展新业务,承包了安化等地的106家企业的礼品包装业务,并与利源隆、白沙溪、梅山崖等知名黑茶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目前,“华一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占地近3000平米,聘有职工68人,被沅江市、益阳市残疾人联合会确定为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并享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曹伏秋艰辛的早年生活和波折的创业之路使他成为了一个常怀感恩,心系弱势群体的人。待事业发展起来后,他和妻子开始热心扶残助残,致力于推进残疾人就业。
“我们从2014年起通过开办残疾人岗前培训班帮助他们就业,只要是双手便利的,都可以在我们公司里做手工纸袋制作的活。”佃仁芳表示。
华一彩印的残疾人岗前培训班已经开展了6期,培训残疾人200多人次,促进残疾人就业84名。对于公司里的残疾员工,曹伏秋给予他们等同常人的待遇和周到体贴的援助。
他将工作台的柱子锯短,使得腿脚残疾的员工做活方便;他尽量安排智障员工从事辅助性工作。曹伏秋还允许腿脚不便且居住较远的员工在家中作业,再派人统一上门收回制作完成的手作纸袋。家在数十公里以外的残疾人王玉兰在这样的帮扶下,一天就可以赚取约80余元的收入。
曹伏秋在解决当地残疾人就业问题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沅江市残联也因此每年给予“华一彩印包装有限公司”2至3万元的补助。
身残志坚的曹伏秋用不懈的努力书写自己的传奇人生,展现了残疾人的社会价值。2012年,他被益阳市评为残疾人劳动模范;2014年,他获得被益阳市残联的“双十佳自强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他被益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业典型。
来 源 | 人民日报 湖南日报 湖南卫视
湖南经视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 红网
·END·
沅 江 发 布
沅江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微信
微信号:zgyj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