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止一个儿子,为何选资质平庸的刘禅,放弃另外三个儿子

2020-08-07   坤丽科技

原标题:刘备不止一个儿子,为何选资质平庸的刘禅,放弃另外三个儿子

身为三国霸主之一的刘备,终于一辈子的努力终于成为了蜀国的皇帝,可是在自己晚年的时却把皇位传给了阿斗,但凡一说阿斗几乎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这孩子属于扶不起来的那种,可是刘备当时可不光有这么一个儿子,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资质平庸的刘禅,而放弃另外三个儿子呢?

这另外三个儿子分别是刘备的庶子刘永、后来被封为鲁王,刘禅还有一个兄弟叫刘理,被封为梁王,最后一个就是刘封,只是这个儿子有点特殊,这不是刘备的亲生儿子,只是相当于义子的那种。

刘永是刘备的庶出儿子,虽然聪明好学,但是在处事方面的性格相当的强硬,刘备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让刘永来当蜀国的皇帝,可是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都很清楚,这位对权势的掌控,那几乎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地步,可以说蜀国在之后的多次北伐中,诸葛亮把持了整个蜀国的大权,没有给任何人分担一点权力的机会。

因此,刘备的性格与诸葛亮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 这可能会给蜀国将来能否统一世界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刘备还活着,这一切都很好,但刘备死后,它真的使刘永成为蜀国皇帝,诸葛亮会把刘永带到空中,或者直接取代刘永,因为他的权力。 这真的很难说。

毕竟再忠心的臣子,如果你没有给他很好的待遇,很有可能这些所谓的忠心就会演变成另一种曹操那般的专权,于是在刘备深思熟虑之后,表示刘永不合适蜀国的皇帝之位。

而刘理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几乎一直处于半虚弱的状态,让这么一个天天生病的儿子来当皇帝,除是刘备真心想不开了,才会选择刘理。再说了刘备还有他的兄长刘禅,这可是刘备在最一开始就已经定下来的接班人,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刘备早早就把所有经验都教给了刘禅,而刘理几乎没有在刘备的考虑之中,除了身体的原因还有就是长幼之间的问题。

相对于来评价从各个方面都比较好的就是刘封了,但是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这只是刘备所收的一个义子而已,跟刘备没有一点血脉关系,在古代人那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中,刘封的连入赘的姑爷都不如,最起码姑爷的孩子还带着刘备的血脉,而义子几乎跟刘备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这个不用想,直接就排除了。

所以剩下的好像只有刘禅一个人可以当蜀国的皇帝了,而且刘禅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一无是处,看起来刘禅自从当上皇帝后,几乎不管朝中大小事,整天撩猫逗狗,不务正业。

但是却也正是这种当皇帝的态度,直接给予了诸葛亮最大的权力上的支持,可以说诸葛亮在北伐之时所得到的巨大成就几乎都跟刘禅的全力支持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虽说诸葛亮的北伐并没有成功,可是却让整个蜀国一点点的在壮大。

说实话如果不是诸葛亮的北伐,很可能蜀国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发展,看起来这么多的北伐战斗,但是大多数的粮草消耗几乎都是从魏国的虎口中夺食而来,也就是说诸葛亮这么多次的北伐中,自己所消耗的粮草都是来自于魏国的地盘,看起来自己出力不小,但是消耗的都是对方的实力。

唯一的一次刘禅被人给挑唆认为诸葛亮有不臣之心,然后把诸葛亮给召了回来,结果就是让大好的北伐魏国时会就这样被浪费掉了,可以说也是这一次的原因让诸葛亮把刘禅骂了个够,自己一辈子的努力就为了这么一个机会,结果还让刘禅给浪费了,但是为了表示自己并没有不忠之心,所以就算是浪费了这唯一的机会也要赶回蜀国,一定要当面给蜀国的皇帝刘禅一个态度。

所以说我们只看到了刘禅这种扶不上墙的一面,却从来没有看到刘禅在经过这一次的事情后,终于把自己内心的害怕给放了下来,当时的刘备在临死这前一定给刘禅说过同样的话,只是随着年纪增长,内心开始怀疑了而已。

老实说,虽然刘禅从小就遭受了很多痛苦,但这并不意味着刘禅可以像战士一样领导北伐。 自己的经验几乎为零,所以他不应该在蜀国浪费这么一点力量。 唯一能自信地使用它的人是诸葛亮,只能是他。 这就像魏国的司马懿。 魏国没有他就会杀蜀国,但如果他用他的话,他就会杀了蜀国。 毕竟是乱世之时。 太多人关心正统。

因此,刘禅只能用他的一生来打赌诸葛亮对他忠诚,在他平静世界之前,他只能让诸葛亮控制整个王朝的事务,不是他不想夺取权力,而是他真的想夺取权力。 谁来帮自己打天下? 这是最大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禅是最有自知之明的,也是把自己摆在最正确位置的人。 这也是刘备选择刘禅当蜀国皇帝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他想找一个可以放心的诸葛亮。 刚来当皇帝,只有这样,蜀国才会慢慢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