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宇:有差异,是旅游最精彩的地方 | 企业家夜读

2019-07-28     企业家夜读

导读

今天的《企业家夜读》,迈点网副总裁丁晓宇将为我们朗读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小说《堂吉诃德》片段。

丁晓宇,迈点网副总裁、众数信息总裁、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旅游及大住宿专家课题组组长,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深耕于旅游大住宿业及租赁地产行业,对空间、品牌、和消费者三者的场景精准营销服务深有研究。多次荣获国际酒店及旅游投资峰会AHF亚洲大奖、“中国酒店业新领军人物” 等荣誉。

他沉浸在这些书里,每夜从黄昏读到黎明,每天从黎明读到黄昏。这般废寝苦读终于耗尽了他的脑汁,使他失去了理智。他的脑袋里装满了书上读到的什么魔术、打架、挑战、忧喜以及其它种种荒诞无稽的事。而且内心深处,还深信他所读的那些异想天开的故事都千真万确,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信史。

在完全失去了理智之后,他产生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疯子都未曾有过的奇特念头,那就是:一为扬名,二为报国,他应该而且必须去做游侠骑士,披上盔甲,拿起兵器,骑马漫游世界,到各处去猎奇冒险,把书里那些游侠骑士的行事一一照办:他要消灭一切暴行,承受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

于是,他一边做着这样的美梦,一边就在从中得到的奇妙乐趣的驱使下,立即着手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头一件事,就是去找来那祖辈留下来,被遗忘在角落里不知道过了多少世纪、布满锈迹霉斑的盔甲,将之擦拭干净并尽量加以修复。

他接着想到自己那匹瘦骨嶙峋的马,费了四天功夫它了个显赫又响亮的名字——“驽骍难得”。我们这位绅士因为要充当地道的骑士,又想了八天,把家乡的地名附加在姓上决定自称堂吉诃德。他觉得这可以标明自已的籍贯,而且以地名为姓,可以替本乡增光。

做好种种准备,堂吉诃德就不想再拖延时日,打算立即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那么多冤屈需要伸雪、那么多不义需要匡正、那么多强暴需要铲除,他觉得迟迟不行对不起世人。

炎炎七月的一天早上,天还没亮,他披挂整齐,骑上驽骍难得,戴上拼凑的头盔,挎上盾牌,拿起长枪,没对任何人泄露自己的意图,也没被任何人发现,从后门溜出去来到了荒郊野外。他心里喜不自胜,暗暗庆幸自己的理想这么容易就开始变成了现实。

塞万提斯(西班牙)《堂吉诃德》

执着于内心信念的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一个信仰非常强的人,他一旦相信事情,会立马去做,不会回头,不管做的方式好不好,或者适不适合周边,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问题。这个故事对我影响很深。从以前成长到现在,我们中国人其实接触骑士精神不多,但是他身上有的这种探索、突破、挑战、责任感,不管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都有很多相像的东西。

我记得最早接触《堂吉诃德》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跑到图书馆里蹲一天,经常会借一大堆书回来,《呼啸山庄》《苔丝》等等,所有名著都拿过来读了,《唐吉诃德》就是当中的一本。那时候对它的印象,就是一本很宏大的世界名著,感触其实不深。

它真正对我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在后面的工作实践当中,从我正式开始接触迈点、开始见证一个个产业在不断往前拓展的时候。因为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一个新的挑战环境,然后在见到周围的企业家的时候,这种感触尤其深。那个时候才知道坚持的重要性,才知道漠视其他人眼光的重要性,才知道一些事情需要自己去争取、而且没有捷径。

2016年,我在杭州看了国内排的舞台剧叫《我,堂吉诃德》,那时候刚好是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它呈现了堂吉诃德经历过的种种困苦、所有的困难,去做一些看似疯狂的事情。这个舞台剧,在最后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升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他清醒之后说——你们觉得我是疯子,但到底谁是疯子?最起码我做了我自己想要去做的一些事情,但你们有可能想做都不敢做。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身在泥泞中无法自拔,而是你明知道身在泥泞中却不去挣扎。

其实很多时候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不准确的,也不一定有那么多的知识氛围,能对所有的事情都有所掌控,包括企业也是一样。但是你在坚持,有可能坚持了就对了;有可能会碰到挫折,但是你在不断调整。我们常说,不要在乎你的初始速度,要在乎你的加速度。加速度是看你自己个人的,如果你能一直维持它,说实话时间越长,你的速度会越恐怖。我觉得唐吉诃德身上就有这一点,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个自己想要去实现的梦想。

丁晓宇(左一)和长租公寓行业的朋友们一起发起的“骑士堂”

认知思维与行动能力的界限

到了大学之后,我读的是轻化工程和物流管理双学位,因为两个学科有时间的岔开,一直上了接近四年时间的课。工科和理科有个好处就是你只要把握了底层逻辑和规律,只要学会规律的推导,其实“过”这件事是没问题的。

大学的时候,读书帮我打开了另外一扇门。我认为初中之前所有的读书分为一类,叫“为了读书而读书”, 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并不知道读的是什么东西,也非常难以理解,那个时候的知识是像一块海绵开放式吸水的过程。现在到第二阶段,叫“有选择性的读书”,哪一类是属于技能类的,哪一类是属于思考哲学类的,哪一类是属于文学类的,哪一类是属于完全架空的故事型的,这四种类型的书分得比较清楚。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关于人生应该做怎样的规划、什么才是正确的路,其实想了不少。那个时候有一本在读的书是王阳明的《心学》,里面有些话对我影响也挺大。大家知道的最多的叫“知行合一”——知道这个事情跟自己做得到之间有多大的差异,然后思维的界限在哪个地方,你的行动能力的界限又在哪个地方,两者之间是不是能匹配?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所以我后来组了一个自己个人朋友之间的组织叫“有期徒行”,行走的行,它有个slogan叫“生命有界,思行无疆”。那个时候我们开始给自己设目标,比如每年要怎么扩展自己的一些边界。经常会有些困惑,我们就在一起走路,边走边聊,也就逐渐形成了后面的徒步。因为徒步的时候人是在规律性运动的,那个时候思想最集中,是我们一个思辨的过程,会就一个问题快速讨论,不断地分享,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很高。

后来的“骑士堂”其实跟这个事情有点像。它其实来源于租赁地产行业,也就是我们现在做的长租公寓,当时的这些创始人们在给城市人群提供一个有温度的美好住宿空间,2014年,我们在一起组个组织就叫“骑士堂”。希望大家就跟骑士一样,不仅在于踏出那一步,还要尽当下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事情,你有了开始,你才知道下一步怎么选择。每一段时间我们会聚在一起,把行业里最重要、最关键、最急切的事情都列出来,然后进行深度探讨,大家互相借鉴,进行全体性的赋能。

在中国酒店投资高峰论坛上,丁晓宇分享迈点研究院的研究数据和投资报告

发掘商业空间管理运营的价值

迈点网的slogan——商业空间产经研究资讯媒体,其实迈点整体的思路是从早前的酒店,调整到旅游及大住宿业,再调整到整个商业空间的一个媒体,再加上我们的研究院,这是根据业态转移和产业不断的变化所做的决定。

因为我们早前在定义的时候,酒店是旅游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以前都叫旅游酒店行业,以它为主体。我一直在关注这个事情,一个是现在的酒店经营公司,就像单独的酒店物业,往上叫资产的所有者;再往下叫消费者,它是OTA在做的事情。往上这个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帮他做区域的投资决策,应该做什么样的酒店,应该做什么样的规划,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从商业角度来说,管理一个酒店,它对周边的升值和溢价是最高的,其他空间资产的管理具有相通的属性。所以大住宿业其实是有两个:一个是旅游住宿业的酒店;第二个是长租住宿业的公寓。它们都是需要人管理和打理的一个专业性平台。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从一个销售式的增量经济,改变成现在向美好生活和存量经济、运营的转变。以前大家都是做完销售不去管后面的服务,下面一个阶段会非常不一样,就在于楼很多,但楼的价值会因为管理运营的公司的不一样,产生极大的差异和不同。

我们迈点研究院经常会发一些品牌指数榜单,它的作用就是用消费者动向和消费者的感知来评判这个品牌将来的影响力和它未来对于消费者的可能性。第一阶段的运用是对于我们的地产方和品牌方之间,它应该选择哪个品牌做一个评定;第二个就对于我们在同产业当中的品牌公司,它应该知道怎么样精准地或者更加有效地去学习竞争对手身上的优点。

打一个比方说两家酒店——锦江都城和铂涛,比如说锦江都城的消费者数据这段时间很火,看到这个数据上升的时候,铂涛怎么办呢?只要看它上升之后,我把它这段时间做的一些市场动作拿出来看,就知道怎么样精准学习。迈点在整个排名的过程当中,我们每天用大数据算法做这个事情,就是想让他们对消费者有个洞察,知道做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自己自娱自乐的,而是真正的消费者喜好的。

2017年中国饭店协会中国饭店文化节

丁晓宇在做主题演讲

建立文化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酒店业现在确确实实国内和国际当中都在快速地成长。

第一个就是现在中产阶级比较多了,人民生活开始富足了,所以会释放出极大的旅游量。从供给量来说的话,我们会觉得它会越来越好,甚至还可以再增长,对于原先的那些旧有的宾馆会存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改造的机会。

第二个就是这种快速成长导致管理的下行,不管是毛巾门,还是酒店当中出现的一些社会公共事故。到现在为止,在很多年轻人心里还觉得服务业是个比较低端的行业,这种社会认知对于酒店业从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和不大公平的事,收入水平也会下降,这不是个好事情,所以会导致整个服务链条的下行。我希望能更加积极地去看待这个问题,有错要改,但是要去看一下在过去一段时间中,这个行业里真正在把事情做好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酒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当地城市文化交流的窗口和载体,我觉得现在在升级的时候,它还会有很多的机会,因为它存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时间段的消费者的变化。酒店本身也是个运营的商品,需要不断地变化它承载的内容,要学会基于空间商业场景、品牌公司和消费者这三者之间的场景精准营销。

空间商业跟品牌之间的契合,在于怎么样去构建更美好更高效的场景服务于消费者。其实就是,在什么时间点你需要给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内容,去形成感动服务。我们希望能把这个事情数据化。打个比方来说,去酒店之后,你刚进门的时候是不是要热毛巾,快到餐点的时候你喜欢吃什么东西,你如果经常住这个酒店,数据是可以记录的。我们希望你到每个点的时候,都有人递上恰如其分的服务。还比如说,我们出去度假的时候会更加依赖于朋友的推荐,而非是平台上面的一些标准化的东西,你相信周边朋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习惯方式跟你相似。我们将来能不能去产生和提供更加快速的、准确的、适合的旅游体验?

其实未来的酒店会怎么样,我觉得不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它一定是不断进步的过程,酒店主体的几个功能还在,这功能当中80%是一致的,有可能20%会变化。这个变化的环境,是基于我们每个阶段的消费客群的习惯不一样,而产生的包括在审美上或者互动上的变化。

我们的文旅产业和商业经营地产作为投资载体,国内越来越多的资本对其感兴趣,投资越来越多。但是建立一个文化品牌,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对非一夕之功。旅游是一种体验型行为,它永远有机会可以让你去不断地呈现,虽然它可能不是一个非常标准化的事件,但是就因为有差异,这是旅游最精彩的地方。

企业家夜读

夜读歌曲

节目最后的歌曲是今天的夜读嘉宾丁晓宇推荐的由逃跑计划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

《企业家夜读》

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一档

注于企业家群体的阅读朗读节目

每周日晚九点准时播出

在微信、微博、搜狐、腾讯

新浪财经、爱奇艺、百度百家、

优酷、咪咕阅读、喜马拉雅FM、

阿基米德FM、蜻蜓FM等同时呈现

往期精彩

朱叶青《瓦尔登湖》

钱倩《丽娃河》

王建宙《第四次工业革命》

何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王奇《体育颂》

毛大庆《鞋狗》

王树彤《未选择的路》

任汇川《青春》

管清友《早晨从中午开始》

励行根《科学的价值》

徐和谊《相信未来》

陈忠伟《热爱生命》

谢伟山《孙子兵法》

刘自鸿《必然》

胡葆森《循道追光 感恩时代》

程虹《我感到了阳光》

夏华《生如夏花》

张跃《九三年》

刘棠枝《平凡的世界》

谭文清《财富的福音》

曾强《雨巷》

艾路明《阿拉善之歌》

刘昕《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梁建章《给我未来的孩子》

苗鸿冰《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余钢《门前》

俞敏洪《给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信》

尹烨《大医精诚》

陈荣华《只有一个人生》

刘积仁《远方》

宋志平《再别康桥》

阅读的价值

读书,获得更多的生命经验

慢下脚步,感受宁静和自由

诗歌就像给灵魂洗澡

心灵深处有风景

采写 | 焦 浩

编辑 | 王 莹

合成 | 秦梓元

视觉 | 刘思琪

旁述 | 杨 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uDvQGwB8g2yegNDqR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