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座填海造陆机场,亚洲最重大项目之一,耗资6500万元

2019-07-11   萌行视界

我们出去旅行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会选择高铁和乘坐飞机旅行,机场就成了我们必须要经过的地方。我们知道大多数机场都是建在非常空旷的平原上,这样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也更加的平稳和安全。但是世界上也有很多特别的机场,比如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介绍的这个,那就是我国第一个填海造陆的机场-澳门国际机场。

当大家乘坐飞机到澳门国际机场停留的时候,会发现这个机场很是特别,四周都被海洋包围着,显得无比壮观。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唯一的机场,位于澳门的氹仔岛,从高空俯瞰,也许你也不会相信这个机场是建在海上的,但是事实确实是这样。这座机场始建于1989年,于1995年正式通航,共耗资6500万元。如此伟大的设想变成不可想象的现实,这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来说,算的上是亚洲最重大的项目之一,也弥补了我国填海造陆机场的空白。

在1995年机场建成之前,澳门的沿海运输和内地运输都是依靠水路与香港和海外联系,人们和外界联系的最主要方式也是坐船先到香港或者珠海。澳门国际机场的建成,也架起了澳门和这个大千世界的空中桥梁,实现了澳门人对于蓝天的向往,这是一个跨时代的伟大杰作。从高空俯瞰这座完全由填海造陆完成的机场,就像一把气势恢宏的戟头,非常的壮观。这也是世界上第二个填海造陆的机场,第一个是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这个机场由候机坪、人工岛的跑道和联络桥三大主体工程构成。要想在茫茫大海中建造一个如此宏伟的机场,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先填筑一个人工岛,然后再在上面慢慢的建造各种需要的设备和场地。这在20世纪90年代来说,是一个难度极高的工程,凝聚了很多知名工程师的心血。但是最终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澳门国际机场完美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建设者们也为澳门的蓝天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机场的建设是从南北两端同时进行,首先必须要将海底的淤泥清除掉,再将大的巨石在海中砌成围基,成为一个坚实的基础。然后在上面堆沙填海,做好各种保护措施,最后再上面铺设跑道,这其中的艰辛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这一带的海深2-4米,但是挖泥最深要挖到32米,最浅也要有16米。根据专家的估算,如此伟大的工程量,不算上打桩、插打水板以及浇筑混凝土,仅土石方量就相当于三峡工程土石方量的60%。

其实建成后的澳门机场并不是很大,但是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机场一共有24个停机坪,其中四个带有登机廊桥,机场的跑道长3360米,宽60米;两座跨海联结桥分别长700米和1600米,宽44米,将起降区和机场中枢牢牢的连接在了一起。当澳门这座填海造陆的机场建成之后,世界各地和澳门之间的往来也方便多了,机场每年预计接待的乘客达600万人次,去很多海岛旅行还要经过澳门来转机。这对澳门来说真的是意义非凡。

小编觉得,中国在世界上获得基建强国的称号并不是随便说说的,从各种伟大的建筑中以及越来越便捷的交通中便可以看出这一点。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让人觉得骄傲,不再是以前让人瞧不起的“中国制造”,作为一个中国人,此刻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也油然而生。怎么样,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是这么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