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白云区发布广州市白云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疫情期间暂停清明祭扫活动的通告。
白云区发布3号通告,暂停清明祭扫活动!
每年清明期间
广州有近600万人次参与现场拜祭
清明拜祭祖先是由来已久的传统民俗
也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明
二十四节气
3月30日
白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倡议
今年清明节网上祭英烈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我们倡议
特殊时期,我们这样
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清明节网上祭英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不容松懈,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倡议今年清明节全区广大烈属、退役军人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网上进行祭扫英烈活动。
即日起至4月10日,市民可登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户网站、中华英烈网(网址www.chinamartyrs.gov.cn),进入“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专栏开展网上祭扫,通过网络献花、寄语等形式,向英烈致敬,表达对英烈的缅怀、纪念之情。
网上祭扫步骤如下:
第一步,打开中华英烈网“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活动专栏链接(网址:www.chinamartyrs.gov.cn);
第二步,进入英烈纪念馆,搜索烈士姓名,点击进入祭扫页面;
第三步,在烈士个人英雄纪念馆内点击祭扫、献花、留言等不同活动选项,完成祭扫;
第四步,也可选择进入陵园祭扫专栏对指定陵园开展网上祭扫。
五种清明拜祭替代性方式
3月28日,广州市第58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战疫情、云祭扫”专场)介绍,广州已推出5种替代性方式方便市民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方式1:延后拜祭
目前,广州全市拜祭场所实行封闭化管理,民政部门设立了祭扫服务热线020-87053456、020-87053636,为市民群众提供咨询解答服务。
广州市民政局呼吁市民待疫情解除后再前往拜祭场所开展祭扫活动,祭扫场所重新开放后可即时满足市民祭扫需求。
方式2:网上祭祀
目前,市民可通过“粤省事”的“云祭扫”平台进行网上拜祭先人、寄托哀思。据悉,该平台打开微信即可使用,无需下载安装,初次使用时,用户需在微信小程序搜索“粤省事”,实名认证登录。
在相关页面,用户可通过【先人纪念空间】-【我的先人】选择需要祭拜的先人,随时随地将敬意、亲情和孝心送到“云端”。
此外,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和市殡葬服务中心也分别开发了个性化的网络拜祭平台,并上线运行。
方式3:信邮哀思
广州市民政局创新推出“信邮哀思”服务,在清明期间,市民可将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写成一封信,邮寄到广州市殡葬管理处(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394号),工作人员将会分发到先人骨灰存放的墓园(骨灰楼),并将其摆放到墓地或骨灰盒前,让市民的倾诉“被看见”。
参与“信邮哀思”活动的市民朋友,需在信封左上角注明先人骨灰存放的墓园(骨灰楼)名称、先人姓名、格位(墓穴)编号等信息。
方式4:工作人员集中祭扫
民政部门将组织对广州全市近140多个拜祭场所近100万的骨灰开展集中祭扫活动,由工作人员为每一个墓碑(墓穴)敬献鲜花,在每一座骨灰楼(堂)前举行一次简约庄重的集中拜祭仪式,仪式包括敬献花篮、肃立默哀、诵读祭文等。
另外,有关墓园还将组织开展祭扫先烈、生态葬等纪念专题活动。
方式5:居家追思
疫情防控期间,市民群众也可以足不出户、居家追思、遥祭先人,居家追思可结合实际自选形式,小范围的亲友围坐或以网络视频、家庭群聊等方式追思缅怀先人优良品德,抒发感恩之情、互致祝福祝愿。
需要提醒的是,居家追思也要按疫情防控要求,注意防范病毒交叉感染,不鼓励家庭群聚。
让我们做文明祭祀的带头人
换种方式
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文 | 罗卓帆 广州日报
通讯员 | 杨成祥
海报设计 | 陈若兰
编辑 | 陈若兰
编审 | 罗盛光 温穗章
审核 | 刘海裕
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