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学子们,一轮复习如何去做,方能使复习效益最大化?

2019-09-09   立恒语文

高考复习一般可分三轮:一轮全面推进、二轮查漏补缺、三轮套题训练。在这三轮复习中,一轮复习有奠基的作用。具体来说,一轮复习做得扎实、细致、全面、彻底,二轮复习和三轮复习就有了基础、就有效得多;反之,一轮复习敷衍、散漫,漏洞太多,二轮、三轮复习很难提高效率,很难把质量提上去、把考生的成绩提上去。由此可见,一轮复习的重要性。

那么,一轮复习如何去做,方能提高效益?方能为二三轮复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呢?笔者以为,要达到这一点,考生须坚守三个原则,运用好六个策略。

一、一轮复习的三个原则

1. 全面推进的原则。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考纲》规定的高考必考的知识点能力点一个不漏地扎扎实实地过一遍。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必须紧跟老师步伐,把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不折不扣的复习到、消化掉。这个过程不允许考生敷衍、不允许考生挑三拣四、不允许考生偷懒跑偏。

2. 紧跟老师的原则。对于一个刚刚进入高三的的学生来讲,高考一轮复习复习什么,怎么复习,考生还很懵懂。因此,一轮复习需要的考生的态度就是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自作主张;考生必须紧跟老师步伐,不折不扣地把老师讲到的知识点、能力点,认认真真地过一遍。在这个过程中,该做的练习一定要按时做完,该记住的知识一定要设法记住,该练到的能力必须练到位。只有这样,一轮复习对考生来讲,才是成功的。

3. 老老实实的原则。这是考生在一轮复习中必须守住的、学习态度方面的一个原则。从前面的论述上,考生可以看到,一轮复习其实有两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复习要全面、复习要规范。全面者就是原则一谈到的内容,规范者就是原则二谈到的内容。

细细思考一下这两个原则的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坚守好这两个原则,没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其实是很难实现的。一二两个原则不能实现,或落实的不到位,后续的复习就很吃力,就很难达到必须达到的目标。

因此,为了确保二轮复习和三轮复习的质量,为了确保一二两个原则能够不折不扣地得以落实,考生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否则,吊儿郎当、投机取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考一轮复习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二、六个考生必须运用好的复习策略

1. 死记硬背的策略。这个方法听起来不太好听。原因是在许多谈学习方法的书籍中,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将这个方法看成是不值得提倡、不值得运用的方法。但实际上,凡是跟实践紧密接触过的人都知道,死记硬背其实在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切有意义的思维活动要发生,头脑里如果没有相关的死记硬背的知识,则思维活动很难发生。而且,就高考一轮复习的特点来看,一轮复习考生必须背记的东西很多;这些东西在一轮复习中如果考生记不住,则二轮、三轮复习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一轮复习过程中,考生对这些必须记住的东西,无论是理解了,还是不理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记住。记住了它们,二轮复习和三轮复习就能顺利展开。否则,二轮三轮复习会艰难得多。

2. 紧扣教材的策略。一轮复习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将教材尽可能完整地过一遍。在一轮复习中,切忌远离教材,切忌将全副精力都放在高考复习资料上。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明白,高考所考查的考点其实都是从课标和教材中提取出来的。因此,那种一开始复习就撇开教材闹革命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

3. 笔记整理的策略。前面说过,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考纲》规定的知识点能力点扎扎实实地过一遍。就考生来讲,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遵循我们前面谈到的那三条原则外,紧扣知识点能力点,及时做好笔记、勤于整理笔记,是一轮复习取胜的法宝。一轮复习最忌讳的就是,复习结束了,除了征订的复习资料,考生依然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如果是这样,一轮复习对这类考生来讲,其实是失败的。

4. 心态调控的策略。对于初次进入高考复习的考生来讲,其心态有一个显著的波动的过程。开始时大部分人既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中间阶段则会因成绩的起起伏伏或沮丧、或兴奋、或困惑、或迷茫等等,不一而足;结束时,有些人会感到很充实,有些人会感到很迷茫,有些人会感到很无奈,有些人甚至还有绝望的反应,等等。面对这种情况,考生除了要多请教老师、多同同伴交流外,自己还必须设法调控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地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线上。

5. 学法提炼的策略。高考复习量大、面广、时间紧,因此,复习过程中注意学习方法的运用、总结、提炼,是考生提高复习效率的一条绝对有效的策略。我们可以这么说,一个善于运用方法,善于总结方法、善于提炼方法的人,他会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比别人先到达目的地;相反,不重视方法,不研究方法的人,永远是失败者,是迟到者。

6. 同伴交流的策略。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功利性,所以,有些学生——尤其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显得很自我、很狭隘、很封闭。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其实,就笔者多年的经验来看,一个班级是一个复习共同体,处在这个共同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要想比同伴走得远,这个共同体的整体水平必须高,否则,单个的个体也很难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复习过程中,不论是学习优秀的考生,还是学习暂时处于劣势的考生,都必须尽可能地放开自己的世界,主动、积极地同他人交流。如此,不仅自己会获益良多,而且还会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层次。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个十分辛苦、十分烦难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取得成功,既要靠考生不计成本的付出,又要靠考生科学合理的安排,只有这样,复习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才能助力考生升入梦想中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