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走得有点狼狈,各大股指集体收跌,创业板大跌近3%。猪肉股重挫,牧原股份等8股跌停,软件、半导体等科技股大跌,银行板块逆势上涨。截止收盘,沪指跌0.89%,深证成指跌2.13%,中证500跌2.3%。
很多小伙伴希望大券商板块关键时候能挺身而出,拯救大盘于水火,可上午跟随银行等大金融板块拉升一波后,券商开始带头跳水,把大盘直接带到了沟里。
8月份券商净利同比暴增5倍,为何最近跌跌不休?业务疆域不断拓展,券商业绩是否反转?金九行情能走多远,券商现在能否上车?今天老司基就来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业绩爆表缘何不涨?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向各家券商下发了《证券公司2019年8月财务经营情况简报》。8月证券公司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105家证券公司实现盈利,131家券商实现营收267.71亿元,同比增98.28%;实现净利95.39亿元,同比增492.64%。
截至8月末,131家券商总资产7.10万亿元,扣除客户资金后资产5.74万亿元,分别环比增加0.77%、1.00%;净资产1.97万亿元,环比增0.61%。券商财务杠杆率2.91,较7月略微上升。此外,券商风险控制指标情况良好。当月除1家券商多项指标触及监管标准外,其余券商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不得不说,券商的这个业绩数据还是相当亮眼的,可股价表现就没那么好看了。
以下为最近两周中证证券公司指数(399975)和沪深300、上证综指的涨跌幅对比。截至9月26日收盘,9月16日以来,证券指数大跌7.94%,同期沪深300和上证综指分别下跌3.3%和3.37%,券商跌幅是同期大盘跌幅的2.4倍!
业绩如此靓丽,为何还跌跌不休呢?
老司基觉得要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去年股市不好,券商去年8月的业绩数据基数较低,所以今年的同比数据非常好看;二是券商属于高弹性行业,最近大盘处于2733点大幅反弹后的持续调整阶段,涨得猛、跌得也猛,这就是券商的个性。
券商业绩是否反转?
从两融标的扩容,到科创板开市,再到A股市场活跃度重新提高,多项因素正在促使券商业绩“百花齐放”。老司基个人觉着,券商板块业绩在2019年大概率将迎来反转。
市场人士指出,伴随着多项利好措施的发酵,证券行业在短、中、长不同周期都有望收获不同程度的盈利改善或估值修复。
整体来看,8月业绩持续向好,龙头券商表现尤为抢眼。36家上市券商中仅有2家券商营收水平未超1亿元,营收超1亿元的券商占比达94%;共有14家上市券商净利润超过1亿元,有2家超过10亿元。
营收方面,共有34家券商营业收入超1亿元。其中,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分别以26.03亿元、22.58亿元营收额居前两位。从营收同比增幅来看,西南证券表现不俗,8月营收同比增长1952.48%。此外,山西证券、东北证券同比分别增长643.27%、548.78%。
净利润方面,共有14家券商净利润分别超过1亿元。其中,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净利润超10亿元;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净利润均超4亿元。从净利润同比增幅来看,共有16家券商同比增幅翻番。其中,华安证券、国元证券表现亮眼,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47.26%、1042.19%。
能否上车?
老司基认为,当然可以!理由有二:
一是估值便宜。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中证证券公司指数(399975)的最新市净率(PB)为1.67倍,处于历史估值百分位的26%。也就是说,当前的估值低于历史上74%的时间。
二是改革利好不断。今年以来,以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为契机,多项资本市场改革政策陆续落地,沪伦通、再融资、结售汇、公募等领域,为券商拓宽了业务疆界。科创板正式开板,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量。另一方面,科创板开市的溢价效应也给部分为科创板公司提供保荐业务的券商带来了额外收益。根据规定,保荐券商需要对科创板公司进行跟投,而如今不少科创板公司的溢价状态也给相关券商带来了自营投资收益。此外,随着中国外汇市场日益发展与活跃,过去银行独大局面逐渐被打破,外汇市场参与者将逐渐向券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拓展。
老司基觉着,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和流动性宽松是应对宏观压力的一大抓手,这对于券商估值的提升有着较长时间的积极影响。趁着调整,正是我们布局的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