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张国志)按照中储粮集团公司统一部署,9月12日,以“端牢中国饭碗”为主题的“探秘大国粮仓”公众开放日活动在中央储备粮哈尔滨直属库举行。活动邀请省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售粮农民、社区居民、粮食经纪人、青年学生等不同公众群体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与会嘉宾走进中储粮直属企业,实地感受和切身体验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大国粮仓,增进对粮食储备工作的了解,增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信心。
活动期间,在开放日活动卡通人物“高平平”、“浅圆圆”的带领下开启了此次“大国粮仓”的探秘之旅。与会嘉宾现场参观了现代化仓储设施、“一卡通”粮食收购系统、入仓参观粮食储存保管情况、国内国际领先的绿色科技储粮技术和智能化粮库管理系统等。此外,与会嘉宾饶有兴趣地参与了有关粮食储备方面的趣味科普、技能PK等互动体验活动,让公众切身感受到粮食储备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活动体现了增强公众参与感、体验感,打造社会各界了解粮油储备情况的开放性、互动性交流平台的宗旨。
近年来,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粮食宏观调控、维护农民种粮利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以来收购国家政策性粮食超过1.3亿吨,农民由此增收超过500亿元;政策性粮食管理数量占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的40%,体现了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责任和担当。黑龙江分公司深入推进“标准仓、规范库”创建工作、不断加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全力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守住管好“大国粮仓”,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哈尔滨直属库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现有仓容58万吨。一直以来,哈尔滨直属库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不断夯实“两个确保”根基,高效完成宏观调控任务。为落实好国家粮食收储政策、保护农民利益,自2016年开始,在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中创新使用“一卡通”收购系统,加强粮食收储风险防控,提高收购效率,从源头上预防给农民“打白条”问题的发生,让农民卖粮更透明、粮款结算更安全。为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致力于智能化粮库建设,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粮食仓储行业的创新实践,通过布设在仓内的数百个温度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实现实时在线数据监测,并进行多途径预警提示,真正实现了用科技手段确保粮食“看得见、管得住”。
今年,中储粮集团公司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结合工作实际,落实为民服务解难题要求,创新研发了“惠三农”APP预约售粮系统并在早稻收购中运行。通过“惠三农”APP,实现了售粮农户提前在手机上就近就便选择售粮库点,预约售粮时间。农民通过该软件可以随时掌握各库点收购进度、预约状态、以及相关政策和市场信息,让农民在售粮过程中少跑路、少排除、快售粮。未来“惠三农”售粮预约APP还将与中储粮“一卡通”收购系统、中储粮智能化出入库系统实现全面对接,通过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收储效率,打通预约、收购、结算全链条,切实为农民带来更大便利和更多实惠。
参观结束后,就媒体和公众代表所关心的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等问题,哈尔滨直属库负责人进行作了回答与现场交流。公众代表将“我眼中的中储粮”心愿写在寄语墙上。
通过开放日活动,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大国粮仓”展现在公众眼前,直观地了解到中储粮现代化储粮技术和严格规范的管理,深刻认识到中储粮“两个确保”宗旨和服务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使命,深信中储粮有能力守住管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人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