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愿要个没出息的孩子”,农村大妈苦心劝诫,戳穿育儿真相

2020-08-15     育儿小青

原标题:“我宁愿要个没出息的孩子”,农村大妈苦心劝诫,戳穿育儿真相

几乎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家孩子优秀的,这样不仅能光耀门楣,而且也能让孩子拥有一个更美好的人生。但是,孩子真有出息了之后,家长真的会打从心里的高兴吗?

“我宁愿要个没出息的孩子”,农村大妈这么说,为什么?

王大妈和丈夫只生了一个儿子,自然,两口子就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儿子的身上,拼了命的也要将儿子养成一个优秀的人。

孩子也是个争气的,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秀,高考之后,顺利地考上了重点大学,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王大妈养出了这么一个有用的儿子,村里村外的都在夸赞。

然而儿子大学毕业之后,留在了大城市里上班,虽然工作不错、工资也很可观,但时间长了,王大妈却高兴不起来了。

虽然儿子有出息了,也常常寄好东西给老两口,夫妻俩的生活条件更是上升了很多个档次,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一年回不了家里几次。慢慢的,王大妈心态就变了,相较于不缺钱的生活,她更希望儿子能陪在自己的身边,要不然就算每天吃山珍海味,也没有滋味。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儿子陪伴的时间却越来越少,王大妈常常感慨:“早知如此,宁愿要个没出息的孩子了,”令人心疼。

孩子离开父母独自打拼,已成常态

不比几十年前,如今发展的机会多了,压力也大了,为了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很多孩子都会选择离开老家、离开父母的身边,独自去外面的世界打拼,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就比如上学的孩子,上大学一般在外地,找工作一般还是在外地,总不能为了离家近一点而选择自己不适合也不喜欢的工作吧?那么辛苦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所以,因为这种情况,造成父母独自留守在家,成为“空巢老人”,也是无奈之举。作为家长,需要多体谅、包容孩子一点。

孩子在外打拼,也要记得家中的父母

毕竟是父母辛辛苦苦将子女养育成人,孩子成才,父母是最大的功臣。所以,即使因为学习、工作的关系,而被迫离开父母身边,子女也要记得家中的父母,并且尽可能地多照顾他们的情绪。

1、抽时间回家看看

在外工作,也是有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不可能一个星期七天都在上班,更不可能一个月每天都在上班。既然有放假的时间,那就有回家看看的机会。

很多人会选择在放假的时候出门旅游,放松心情,其实,相较于旅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意义更大,不是吗?孝顺父母,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

2、手机、网络联络

实在回不去,跟父母打打电话,视视频也是可以的,让父母看看你的现状,听听你的近况,也能缓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3、保障父母基本的物质生活

不在父母身边,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不让他们为难。就像父母全心全意养育孩子长大一般,作为子女,有了赚钱养家的本事,就要及时回馈父母。

孩子有出息和父母空巢,有没有绝对的冲突?

空巢老人的确不好当,但是造成空巢老人的原因却有很多,孩子外出打拼,孩子有出息,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因素,算不上绝对的冲突。

首先,如果孩子有能力,或者愿意,可以将父母带在身边,这样父母也就不至于沦为空巢老人了。就比如那个背疯娘上大学的刘秀祥,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再者,即使孩子没有经常在身边,父母也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啊,人这一生,主要还是要为自己而活,而不是全部为孩子而活,不是吗?

父母可以跳跳广场舞,学习一些新知识、新玩意,也可以多和同龄的姐妹说说话、聊聊天,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_AQ83MBd8y1i3sJFD_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