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孩子总会用自己温柔的方式撼动世界。"——甘地
暑假来了,琳琳妈带着小孩回到老家。路边的玉米地、渠边的西瓜田、树上的知了,无一不在吸引孩子的目光,琳琳拉住妈妈的手,使劲睁大自己的双眼,要把这些新鲜事物全都记进自己的脑子里。
"王婶,你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干活呢!"妈妈和王婶招呼着,另一边扯了扯孩子衣服,让孩子好好和她自我介绍一下,只见孩子慢慢地说了一句:"王婶好。"妈妈很尴尬,和王婶道歉着,解释孩子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王婶嘴上笑笑,"孩子内向可不行,以后会没出息的。"
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就是会没有出息吗?内向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强迫孩子变得外向才是有问题。内向是以自己的心灵为导向,更喜欢安静的方式来充实自己。这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一件正常的心理特征,孩子内向不完全等于害羞没勇气,只是热闹的方式会让他们觉得有点疲惫。
孩子内向的迹象
很少人去了解内向孩子的内心,或许有人认为沉默是金,但也有人嘲笑是呆子。作为家长,对于内向孩子的一些表现,是需要了解一下的:
1、 较少表达出自己
当孩子面对与别人的交谈时,他们的内向往往支撑不了长时间的沟通,尤其当和别人进行激烈的交流,那么孩子就会倾向于沉默。但这不是孩子不懂得表达自己,而是需要多一些时间来表达自己。
2、 倾向于一个人玩
内向的孩子都拥有自己的世界,他们习惯呆在自己的世界中。比如孩子能一个人长时间呆在房间里认真完成一些任务,不管是画画还是阅读,他们不认为自己一个人会无聊,相反,比较享受这种独处时光。
3、 不喜欢说话被人打断
由于他们很少表达出自我感受,当他们把自己的思维整理好,用语言表达出来后,如果被人打断了,那么他们就要在花时间进行思考。
4、 不愿意成为别人的焦点
当人们把注意点都集中在孩子身上,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内心世界被人窥探,那么就会有些不安。有些孩子喜欢自己的生日,当吹生日蜡烛的那一刻,孩子就会开始有些别扭,这时候他是焦点,但是却要求别人不要看他。
拒绝对孩子内向性格的偏见
人们更喜欢性格活泼的孩子,孩子如果不够活泼,轻则会被人认为是待人不够热情,重则被人所不喜欢,这些都是对于内向孩子存在着偏见。
1、 孩子内向≠孤独
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不少人都认为他们看起来很孤独,其实不是,他们很少和人交流,伙伴虽然不多,但是内心并不会孤单。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需要,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可以选择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也可以选择一个人安安静静。
2、内向≠心理障碍
大多人认为正常的心理应该是阳光热情,内向总被误会成是一种心理疾病。而真正的心理疾病是对自己有错误的认识,内向并不存在这种障碍,比如,获得喜悦的时候,孩子们会在内心深处流露出自己的快乐,而不是他不快乐。
3、内向≠不合群
被人们判定孩子内向与否的标准,是孩子们的行为。内向的孩子经常会远离一些集体活动,这不能说孩子排斥社交,只是孩子需要安静来恢复自己的活力。他们在乎的是朋友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在和太多人的交往中,无法保证每个人都会成为孩子们的知心好友。
4、内向≠不具有领导力
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不一定要是外向的人,很多名人的事例都在证明从小内向的孩子也可以获得成功,例如比尔盖茨等等。内向会让他们更善于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能够更了解团队,带动团队的发展。
内向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潜力
有不少的名人,都讲述过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但是他们的成就就是对歧视内向最好的反击。内向的孩子身上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
1、 想象力更为丰富
Jk罗琳的作品《哈利波特》,大家都知道,但是作者为了体会更多人的情绪思想,她是在小黑屋中完成创作的,内向的人更敏感,这就让他们在心里上能够和别人产生更多共鸣,具有更疯狂的想象力。
2、 专注力能够长期保持
内向的孩子在思考的时候,比较侧重深度,而不不是追求广度。这个特点更容易让孩子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些人看起来不动声色,其实胸中翻滚着万千。不少内向的人都是潜力股,只要多加锻炼内向的孩子的思维,就会具有驾驭挑战事件的强大能力。
内向的孩子是一本厚厚的书,需要家长多阅读才能够读懂。在"这本书"中,蕴藏的丰富的能量,需要仔细研究才能够让孩子的内向变成一种闪耀光芒的收敛。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我是不是,每日分享教育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