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县兴隆镇范李村贫困户祁维,身残智不残,用大学所学知识上网开电商,替父母分忧,销售家里的农产品。与此同时,他还帮助左邻右舍销售苹果,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如今,他们一家人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泾阳县桥底镇席杨村的贫困户杨广民今年70岁,自食其力,自主创业,老骥伏枥,靠养蜂、制作峰箱,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摆脱贫困……
一个个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刊登在报纸上、出现在电视新闻画面上。一幅幅画面、一串串数字、一处处变化,生动地展示出泾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取得的新成就,也深刻地反映了泾阳精准扶贫宣传工作的新成绩。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及时强化精准扶贫政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扩大精准扶贫影响,推动精准帮扶工作落实,泾阳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宣传新途径,创新宣传新方式,搭建宣传新载体,在泾阳营造了人人关心扶贫、人人重视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抓亮点 抓特色
加强先进典型宣传
泾阳运用各种传播渠道、交流平台、对外窗口,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形式加强宣传,介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果和先进典型。
泾阳在脱贫攻坚宣传工作中,善于挖掘、发现工作中的鲜活案例,浓墨重彩地宣传了一批带领群众脱贫的扶贫典型以及在社会各界帮助支持下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
今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对泾阳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报道,为推动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舆论支持。泾阳邀请省市电视台媒体记者拍摄、采访脱贫攻坚工作10余次,各级媒体推出的《小针线盘活集体经济》《让贫困群众“授之以渔”来自产业增收的经济账》《家门口就业 增收顾家两不误》《泾阳杨卫华:努力开拓创业路 带动家乡人致富》《陕西咸阳白马杨村:“娘家人”带领我们村走出一条致富路》等多组专题报道、新闻报道在各界反响强烈。
运用新媒体
传播精准扶贫好政策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都是宣传员。泾阳充分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和微博、微信等渠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一篇篇喜闻乐见的新闻在微信公众号上刊登,引发老百姓的广泛关注。
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内容涉及电商扶贫、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新媒体不仅在宣传推介泾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更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一把“利器”。
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
营造社会宣传氛围
为使精准扶贫政策深入人心,泾阳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户外公益广告等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开展社会宣传,有效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目前,泾阳在主干道醒目位置悬挂脱贫攻坚横幅100余条,在西延高速公路泾阳入出口、关中环线泾阳段、211国道、208省道泾阳段等处制作精准扶贫大型户外广告10面。兴隆镇、口镇、桥底镇等全县8镇都在显著位置喷印墙体标语共计400余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扶贫济困,你我同行”等横幅、标语在泾阳随处可见。
来源:陕西省政府网
编辑:涛声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