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艺考生,艺考改革对你有什么影响?还要参加校考吗?

2019-09-19     中国高考在线

艺考改革后究竟有哪些变化?又将带来什么影响?2020届的艺考生们是否还需参加校考?以2019年艺考情况为参考,小编为你整理了最全解析,速看!

文章导读

了解艺考改革的变化

分析:艺考改革的影响

对比:校考和统考(联考)的区别

解读:校考是否必要


艺考改革的变化


艺考改革趋势下带来了哪些变化?对录取有什么影响?一起来看看~

01校考院校数量锐减

虽然教育部没有严禁今年的美术校考,但校考院校数量确实大幅度减少了。在陕西、云南、海南组织美术校考的院校数量锐减到个位数,江西锐减2/3,江苏减少一半,山西、辽宁、黑龙江、广西、福建锐减4成,河北、湖北、浙江、甘肃锐减1/3,贵州、四川略减,北京、天津、吉林、重庆仍然是个位数。减少20%-30%算是乐观的,腰斩的情况也是大概率。但约有一半的省份,校考院校的数量基本不变或者变化很小。

对录取的影响:

其实虽然校考院校锐减,但对高考的录取影响是非常有限的。等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其实在公布校考成绩和招生计划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考生最终都是凭借联考成绩和文化成绩来填报志愿。

多校取消校考对于学生文化课学习时间提供了一定保证。因为以前每年在12月份联考结束后,艺考生们还要为各校陆续举办的校考做准备;现在取消校考的院校承认联考成绩,在联考结束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文化课的学习,全力迎战6月份的文化课高考。

其次,取消了校考,提高了文化课要求,使得文化课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相对优势更加凸显,更适合走艺术高考之路。


02校考竞争加剧

校考竞争的加剧,尤其是艺术名校,根本的原因还是美术生人数增加,同时校考院校的数量锐减。

对录取的影响:

校考通过率会继续大幅下降,大部分考生拿不到合格证,录取率自然就更低了;艺术名校则更难考,今年估计美院的报考人数都会增加不少,录取率恐怕都在1%-2%左右。


03文化课分数线提高

教育部规定: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在未合并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在合并原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并后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在仅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需过渡的省份,应在三年内调整到位。

适度提高艺术学理论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不含表演)等有关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高校的相关专业不得低于普通类专业所在批次控制分数线,设计学类专业参照执行。

对录取的影响: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5%,会有更多考生栽在文化课上。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苏(折算成满分750分)等省份美术类本科文化线已经高达380分,北京、河南、山西等省份本科文化线接近340、350分。


04报考录取规则改变

平行志愿和综合分已是录取的主流。

平行志愿省份:

北京(2019年新政,艺术类本科批B段、高职专科批美术类);

天津(艺术类本科批统考阶段、艺术类高职批统考阶段);

辽宁(本科批第一阶段、高职专科批第一阶段)、山东(本科统考批、高职专科批);

安徽(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江苏(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浙江(第二批提前录取院校);

江西(提前批实行平行志愿的艺术类外省高校、第二批本科);

湖北(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湖南(本科提前和本科二批的平行组,本科三批);

广东(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广西(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海南(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重庆(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四川(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云南(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贵州(所有美术统考院校);

陕西(艺术类本科B段、专科A段);

甘肃(本科一批U段、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

宁夏(本科艺术类B段)等超过20余省份,对承认美术统考成绩的高校,按照平行志愿投档。

其中除了四川、海南、贵州、陕西(部分批次);江西(省内公办本科、所有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河北(二本批次,均为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等少数省份(或批次)按联考专业分投档外,其余均按综合分投档。


顺序志愿、一档多投省份:按各高校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多数高校按综合分录取。

不管是哪种投档模式(按联考分投档的省份除外),文化课成绩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且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文化成绩。校考只是少数高手的盛宴,大部分考生是拿不到合格证的,主要原因是校考院校的招生计划总量实在是太小了,远不如联考院校的招生计划总量大学。

对录取的影响:

平行志愿能够有效提高考生的志愿满意率,能够很大幅度达到高分考好大学的目标。 而按综合分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联考成绩差的考生,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文化分,从而改善自己的综合分排名。

联考结束后,多数考生要拼文化成绩。文化分决定你能不能上本科,文化分还影响着你能不能上好的本科。


2019年艺考改革的影响


01校考院校减少对录取影响不大

校考院校减少,对将来录取的影响非常有限,即使是今年校考院校锐减的陕西、云南、海南、江西、江苏等省份。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陕西省,因为承认联考的大部分直接按联考分平行志愿投档,文化线又很低,变成了联考定终生。

02校考、高考难度增加

艺术名校的校考竞争加剧,校考通过率、高考录取率都会继续下降。

03文化基础成关键

文化课分数线的提高,会影响一些考生,尤其是专业成绩优异而文化基础薄弱的考生。一般达到文化本科线上50分,或过联考本科线30分,录取公办本科院校是比较有希望的。

04志愿选择范围扩大

平行志愿的推广,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录取率。

05考生心理压力增加

此次艺考改革,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层面的冲击。从此前的“艺考改革乌龙”事件(即今年全面取消美术校考),再到现在的校考院校锐减,有考生直接从画室离开,打包行李回家。或许现在看来,提早回校复习文化的考生,才是更明智的。对于联考发挥失常,成绩没考好的考生来说,影响才是最大的,通过校考弯道超车的机会已经非常少了,甚至没有了。目前能改变的,可能只有文化成绩。

06“艺考认知”将被打破

2010年前后,各大媒体开始大肆报道“艺考热”的负面信息,尤其指出艺考成为升学的“捷径”,甚至不少评论员直接说“艺考生就是一帮文化不好的学生,不想读书、不爱读书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公众认识和普及,许多家长都把艺术教育当作是孩子的兴趣培养,而非是专业选择的考虑。以至于美术院校流失了那些真正热爱艺术,并且综合素养高的考生。

在提升了文化门槛后,相信会是对考生的一次大洗牌,也是社会各界对“艺考”的重新认识。那些热爱艺术的普通考生也能挺起胸膛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

07专业质量会下降?

改革带来的改变,当然有益也会有弊。外界猜测,如果这一政策真的执行了,相信可能会有不少专业好而文化课不好的考生放弃艺术这条路,反而出现文化课成绩好的考生会越来越多选择艺术这条路。其实,文化课成绩好的考生专业可选性大,必然是因为热爱艺术才会选择艺术类院校或专业;而那些专业好文化弱的考生确实也有必要提升文化及综合素养,不然即便专业好也只会是“匠人”。这样的调整改革反而能规避掉那些“文化差口气,艺术来凑分”的不良现象。

校考和统考(联考)的区别


01统考(联考)

联考是一个资格性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考试难度不会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组织校考,考试有明确的规定,联考需要过线,才可以参加校考。

02校考

校考是在联考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的考试,它是一个选拔性考试,考试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样,难度有所增加。每个自主招生的学校都由自己学校命题,所以考试科目就特别多,院校之间的考试内容相差也比较大。

03校考适合哪类考生?


(1)联考成绩不理想

联考作为大考,常常容易令艺考生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导致发挥失常;外加联考评卷时间较短,存在一定的评分误差。即便你联考考得不理想,但其实只要过线就有资格考校考,联考考得不好不代表校考就考得差。

经历了联考,需要自身找原因,是专业确实不好,还是因心态问题而发挥失常,这些都是为接下来校考做准备。专业不好,可在心仪院校开考前的一月时间内针对性突击训练,心态不好,则需要适当放松调整状态。

(2)专业课特别突出

觉得自己的专业还可以的考生,校考是必须要参加的,要知道一般能够单独组织校考的院校都是专业过硬的。如果你在专业联考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放弃校考,适当地冲一下更理想的院校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增加录取的几率,也为了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3)基础比较薄弱

校考可以更自由地选择适合的科目,如果考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基础比较薄弱,那么在报考校考院校科目时应避开这一弱点。比如速写是你的软肋,联考不可避免,但校考中有很多学校是不需要考速写的。如果你设计类方面比较强,那么在报考时就应该选择设计类院校,以避免自己在素描、色彩方面的不足,做到以优补弱。

温馨提示:建议中高水平的考生好好把握校考,根据自己的擅长方向选择着重学习造型或设计方向。在选择一个学校的时候,应该积极备考,查看历年来的高分试卷及考题,从中把握规律,掌握考试风格和技巧,有针对性地训练,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失,从而拿到高分。

另外,校考要求考生有更高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在练好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提高自己的综合艺术素质。建议考生可以多看一些设计书籍和大师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欣赏水平。

总的来说,校考考试不能盲目,一定要了解这个学校的考试内容和方向,做到有目的的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提高拿高分的概率。


校考是否必要?


有很多2020届的同学不想参加校考原因有三:一是觉得自己实力不够不想参加校考,二是认为参加校考没啥用,三是认为耽误文化课学习。那么,参加校考是否真的有必要呢?接下来,小编将结合这三类原因解答这个疑问……

01实力不够

作为校考的敲门砖,统考其实是一个极为基础的测验,通过率非常高。只要用心学,且有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正规的培训学校,再经过足够的时间学习,通过统考的可能性很高。有些同学甚至不用参加培训,自学也可以通过统考,因此统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02校考作用不大

使用统考成绩报考,是和所有想用统考成绩报考该院校的同学竞争。而校考就不一样了,虽然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参加(例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考,但是如果你拿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考合格证了,那你肯定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报考中传了(发证比例一般在1:3或者1:4),你只要和拿到合格证的同学竞争就可以,竞争范围有了非常大的缩小。

03与文化课学习相冲突

其实如果你有了方向去学习的话,一次校考真的只是耽误一两天的时间而已。一两天并不能让你的文化课成绩有大的提升或退后,但却是你未来的一个转折点。对于专业来说,多一天专业学习,多一次专业考试就意味着四月手中能多一张合格证,填志愿的时候有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统考(联考)成绩处于本省中上等的同学都可以去参加校考,因为这类艺考生是有一定功底的,可以提前了解心仪院校的风格并学习,增加校考通过的几率。


在艺考改革的影响下,2020届的艺考生们一定要尽早找到自己的方向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NRkSm0BJleJMoPM52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