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灯的记忆

2019-09-04     魅力宝应

马灯

作者:蒋雪梅

提起马灯,我们这些七零后乃至八零后的农村孩子并不陌生,而对于现在的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孩子,可能有很多人都没见过。

它以煤油作灯油,再配上根灯芯,外面罩上玻璃罩以防止风将筒架里的灯吹灭,下面底座就是一个油箱,在底座的侧面有一个塞盖,打开就可以加油。

每当我看到父亲给我留下的宝贝——马灯,记忆的闸门便会迅速打开,念想如潺潺流水缓缓而出,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30年前的农村,没有自来水,没有水泥路,没有路灯,更没有手机、手电筒。有的只是泥泞崎岖的小径,到外都是缺口,每户田埂的当头都会有一个缺口。那时候,我的父亲在农村是个农田管水员,每天起早贪黑,负责把大西河的水从每个缺口引到每户农田里。

因为大西河的水不是随放随有,人们会在农田中间砌一个水闸子,父亲每天早上必须来开闸子,等农田里的水放足了,晚上再来关闸子。每次走晚路时,父亲总会提着那盏马灯在每条农田的小埂上晃来晃去,彳亍而行。因为田埂太窄,马灯所发出的光芒很微弱,而且风稍微大一点就会把火熄灯,如果一不小心就会有掉进河里的隐患。

晴天的晚上可以借月光走路,但要是遇到了下雨天就会雪上加霜,只能靠马灯所发出的那点微弱之光艰难地走在田埂上。

有一天晚上,天上下着大雨,父亲叫我跟他去给农田收缺口关闸子。那天他穿着一件帆布雨披(以前的雨披里面是帆布的,外面是黑色面料),手里夹着一把铁锹,我则打着一把掉了几根竹筋且布满了霉点子的油黄色老雨伞,手里提着的就是那盏父亲常用的马灯。

看着父亲在农田里挨个缺口的忙着,衣服被雨水全淋湿了。望着雨水从父亲的身上流下,他的一举一动,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立马高大起来。而再看他的背影,犹如一堵墙、一座山。那晚,虽然风大雨大,但能陪在父亲身边,帮他提马灯,我还是很开心的。尽管一路上不知道自己跌了多少个跟头,还是孩子的我还是坚强地爬起来,傻傻地对着父亲笑。

事情过去好多年了,父亲过世也有二十七年了,但他留给我的记忆还在,那盏马灯也还在,常常陪着我回想过去的时光。

作者简介

蒋雪梅,笔名,含羞草,扬州人。宝应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宝应县作协会员、扬州市作协会员、江苏省文学志愿者总队扬州市分队宝应支队队员、宝应小雨伞宣传部部长、有爱无碍项目总负责。爱好文学,有《美篇》和《言色》微信平台原创作品。

本文系宝应作家(ID:byzazhi)出品

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HDp_GwBJleJMoPMixmN.html




站住,病毒

2020-02-04















织梦一家人

2019-12-29

我的年末心语

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