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傲娇一只羊 编辑 | 金雀儿
来源 | 布谷学习
布谷老师:
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 ;有一种表白,叫“我爱你中国” 。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盛世辉煌!
祖国70周年,生日快乐!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一起看看孩子们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一、小小的个子,大大的情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情感。”
记得之前看过一段视频,一位小朋友正走在街道上,路过一面国旗时停下了脚步,立正后认真地对国旗敬礼。
这举动,令人欣慰和感动。
孩子们那些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些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致敬,都是根植于孩子内心的爱国之情。
甚至我们可能从来没发现,原来我们那个小小的孩子竟那么爱国。
我还小,但我也有能力保护你
在四川,有一个叫桑登多吉的小男孩。
这个佩戴红领巾的藏族少年,发现自己的国旗被雨水淋湿,于是就用衣服为其轻轻地擦拭了好几遍。
爱国,是一种本能,与年龄无关。
小小的举动,让人们感受到了桑登多吉浓浓的爱国心。
当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存有善意。
一个 8 岁的小男孩,拿着一袋冰淇淋走到消防中队门口。
他把一封信递上去,一边问:“消防叔叔,你吃冰淇淋吗?”
哨兵摆摆手拒绝了。
等小男孩走了,哨兵才发现,信封里不仅有信,还有 14 块 7 毛钱。那是他一点点存下来的零花钱。
他在信上说:
- “我想让这个世界永远不要发生火灾,希望发明更先进的武器,帮助你们灭火。希望你们吃了冰淇淋,夏天凉快,冬天暖和。”
敬的是礼,传递的是爱。
新疆库尔勒的一条路上,辅警安蓉正返回警务站。
这时迎面而来一个蹦蹦跳跳的小男孩。
小男孩在看到安蓉一身军装时,立马放慢速度举起了右手向其敬礼。
出于本能的安蓉也立刻立正回礼。短短的几秒钟,却感动了千万网友。
敬的是礼,看到的是强大的爱国心。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12岁的程强看到从万米高空跳下来,拯救自己的空降兵时,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长大我当空降兵。”
11年后的现在,他已经作为一名空降兵服役 5 年。
所在的部队就是当年在他家乡参与救援的“黄继光英雄连”。
如今的他,已经走上阅兵场。
爱国,从不分时间和地点
在上学的路上,学校突然传来了国歌声。
于是济源的一群小朋友立马驻足,举起右手向学校的方向行少年礼,直到歌曲完毕才继续进校。
爱国,不分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听到国歌,应立马停下一切活动立正敬礼。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陕西的一条街道上,有一对骑车的父子。
在偶然路过的一面红旗下,小男孩突然刹车驻足,举起了右手。
夜幕下的五星红旗,因此显得更加耀眼夺目。
坚定的眼神,高举的右手,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看,红星闪闪
河北唐山有这样一个孩子。
11岁的赵俊漪因头部受伤,不能参加课外升旗活动,被安排在教室休息。
可当国歌响起时,这个小小的人立马放下手中的书,起立立正举起了右手。
肃静的教室,因孩子高举的右手和胸前耀眼的红领巾,让人肃然起敬。
带着受伤的身体,就算没有选择站起来,也没有关系。
可11岁的赵俊漪却始终记得老师的教导,听见国歌就要敬礼。
生病的身体可以缺席,但敬畏之心不能缺席。
萌芽于心,外化于行。
小小的个子,却拥有大大的情怀。
孙中山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从小就有爱国心的孩子,长大之后一定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二、爱国教育,我们从未停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警醒着祖国的万千儿女。
孩子作为中国的下一代,肩负着壮大祖国的光荣使命。培养孩子践行文化知识,是为了孩子日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而如果没有一个爱国意识,就算再有能力,终究不能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深谙此理的祖国,一直没有停止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校一周一次的升旗活动,每月一次的爱国板报设计,让孩子在体验中感受自己对祖国的爱。
大街小巷插满的国旗,让孩子懂得爱国是每一个人的本分。
各大纪念馆的开放,爱国相关主题体验馆的建设,让孩子体验中国成功的来之不易。
前段时间,湖南电视台开办的节目《跟着课本去旅行》极具教育意义。
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体验那些英雄说过的话,走过的路。
演活书中的每一个历史英雄人物,充分感受伟人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乡,懂得家乡的繁荣离不开英雄前辈的打拼,从小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
只有让孩子懂得爱自己的“小家”,才能更好地爱我们的“大家”。
《开学第一课》自2008年开播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生开学必看必听的传统节目。
每年每期的主题,都与当年最重要的事情相结合,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演绎,让孩子潜移默化中感受爱国教育的熏陶。
五星红旗的故事;我的中华骄傲;先辈的旗帜;英雄不朽;我的梦,中国梦;我爱你,中国……
一个个主题无不在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成功是无数的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打拼下来的,来之不易。未来的中国,也离不开现在正在努力拼搏奋斗的你们。
只有国安康,家才能健在。只有国强大,我们才能幸福。
孩子的未来,连接着祖国的未来。爱国教育,我们一直在进行。
三、爱国需要仪式感
爱国,不是单次的、枯燥的说教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有意识地培养。
润物细无声,爱国就藏在孩子听过的话,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爱国教育需要仪式感,还记得每次听到国歌时,为之一颤的肃敬感。
爱国,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就藏在我们为之营造的仪式感中。
寓教于乐,这个假期,父母不妨这么做。
1观看阅兵仪式
小时候观看阅兵仪式,留下的震撼依然清晰可见。
整齐划一的步伐,威武霸气的军姿,嘹亮的国歌声,让人看得热泪盈眶。
今年祖国70周年华诞,极具特别意义的阅兵仪式,每一个人不容错过。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理解阅兵,可以在观看之前,陪同孩子一起了解有关阅兵的知识。
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在观看过程中,父母也可以就阅兵仪式和孩子展开探讨。
一场视觉的盛宴,不仅可以让孩子体会到自豪和自信,还可以增加孩子对中国发展的了解,增加爱国的荣耀感。
2玩转红色景区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
让孩子了解历史,是为了让其懂得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有明确的是非观。
带孩子了解国家的历史,是父母不容缺失的爱国教育。
这个假期,不妨带孩子去看看既可以旅游观赏,又可以gan's历史的红色景区。
游中学,学中游。红色旅游区,藏着革命英雄的奋力拼搏,也藏着孩子爱国的心。
正如任继愈所说:“爱祖国,首先要了解祖国;不了解,就说不上爱。”
3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为了庆祝祖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用电影的形式讲述了70年间中国发展的变迁。
7个普通人“演绎”了7个不平凡的故事,也使得我们见证了我国在过去70年间重要的7个瞬间。
这个假期,陪孩子了解70来中国发生的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让孩子明白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我们为之奋斗的每一个普通人。
4和孩子一起体验前辈的艰苦奋斗
爱国主义体验馆,在各大城市陆续投入建设,旨在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庆7天假,父母不妨安排出一天的时间,带着孩子去体验一下英雄前辈的艰苦奋斗。
让孩子通过亲身的经历,加深了解祖国取得胜利的艰辛历程与坚定信念。
5写下感悟和投递给未来的自己一封信
爱国不是七天短途的强化,而需长期的潜移默化。
看了阅兵,走过红色景区,观看了爱国电影,想必孩子一定油然升起对祖国的自豪。
而让自豪转化为为之奋斗的拼搏,则离不开父母日常的教化。
假期的尾声,不妨让孩子写一写7天假期的感悟。
将所见所感落于笔下,将爱国情感镌刻于心。
除此之外,请孩子再写一封给未来自己的信。
让孩子懂得,自己的未来连接着祖国的未来;自己强大,祖国才会强大。
心系未来,才能专注脚下。
专注脚下,才能助力中国发展。
布谷老师说:
爱国,是每一个国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就要时刻保持对祖国的敬畏之心。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能助力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
最后,祝祖国生日快乐!
作者简介:傲娇一只羊,专注用脚丈量生活,用笔记录生活的90后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