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日,战士归!
在武汉火车站
前往广州的列车缓缓开动
驶出车站
警察列队敬礼目送
送行的战友们挥手
有的人眼角泛起泪花
当地市民欢送广东医疗队。
准备出发。
广州交警羊城铁骑以“最高礼遇、最深敬意、最佳形象”,护航白衣战士归来!
罗炬辉、丁妮丽、陈展标(蓝白色衣服)等抵达广州南站。
自2月9日抵达武汉
到3月7日方舱医院休舱
今日,白云区援鄂“三剑客”回家了
陈展标(左)罗炬辉(中)丁妮丽(右)
“我们队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把各项任务出色完成了。”走出高铁站的那一刻,罗炬辉感慨地说,能将医疗队队员一个不少、平安地带回来,便是最好的事。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3月20日上午,白云医疗队的罗炬辉、丁妮丽、陈展标跟随广州医疗队乘坐高铁返穗,离别之际,全体队员放声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为武汉之战画上句号,更是对仍在一线奋战的所有工作人员送上深深的祝福。
一路上,援鄂医疗队的白衣天使们对武汉说不出再见,沿途护送英雄们回家的警察、武汉当地医务人员也有道不完的感谢。一个个敬礼、一条条横幅,诉不尽湖北人民心中的满腔谢意。
28天的抗疫工作
白云小分队平安凯旋
罗炬辉、丁妮丽、陈展标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耐心护理以及爱心陪伴,成功护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冠肺炎患者出舱,在践行医者使命的同时,也诠释了不畏艰险、勇于战斗的精神。
辛苦了白衣战士
欢迎你们回家
2月9日
主动请战
白云医疗队出征武汉
2020年2月9日,白云区首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完成。来自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的罗炬辉、丁妮丽、陈展标出征武汉,被分配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又称客厅方舱医院)。
每一位请战的医护人员
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和使命
为着同一目标
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途
丁妮丽(左)罗炬辉(中)陈展标(右)
2月12日
首进方舱
白云医务人员能力获肯定
2月12日13时,罗炬辉正式入舱,从那天起,他就进入了战斗“模式”:查房、巡视、新收,病情加重的病人立即联系定点医院,开具医嘱,记录病程……
工作中的罗炬辉。
作为护理组负责人,丁妮丽有什么工作都抢在前头,即使在轮休的时候,即使在天气恶劣的时候,也常常主动帮忙搬运物资,像个全能的“女汉子”。
丁妮丽。
陈展标作为广东护理队第一梯队前4名人员,每天穿着很厚的防护用品,监护每一位隔离人员的状态,发药、测血压、测血糖。
陈展标带领病患进行运动。
扎实的业务功底
极高的责任心
白云区医疗队
受到广州医疗队队长高渝峰的高度赞扬
2月17日
首创患者微信群
指挥部鼓励推广
“我是罗医生,有什么需要帮忙在群里跟我提,虽然病毒让我们不能随时见面,但通过本群,希望保持良好沟通,祝大家早日康复,武汉加油!”2月17日,罗炬辉与病人创建了微信群,将他管理的12位病人纳入群里,便于解答疑虑、安抚情绪、教授知识,这一做法得到了患者的点赞。及时、畅通的互动与关爱,让方舱内的气氛活跃起来。
罗炬辉医生与病患家属。
这种沟通模式成为了首创
得到了指挥部的高度认可
并鼓励在方舱医院进行推广
3月1日
治病也医心
与病患建立革命友谊
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与病患逐渐建立了深厚感情。面对急躁的病人胡阿姨,罗炬辉跟她说,“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找我”。罗炬辉给病人制定了降压方案,每天会给她量血压,并开展心理辅导。“
罗炬辉医生正在工作。
3月1日,陈展标所在的C舱要关闭了,剩下不多的病人要转到A舱。那天,舱里一片和谐,各位都在床旁等待着安排,患者们也争相和医务人员拍照,留下相互的联系方式。其中一名病患还给陈展标送去了感谢信。
病患给陈展标送去了感谢信。
从素不相识到生死之交
他们经历了感动、震撼、悲壮和温情
随着一个个病人好转出院
3月7日
方舱医院也完成了它神圣的使命
战“疫”迎来了阶段性胜利
3月7日,武汉首批最大的方舱医院实现患者“清零”。
截至3月10日
武汉14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医务人员仍保持待命状态
回想起这一个多月的日子
许多瞬间温暖而感动
他们说
每个暖心的瞬间
都是坚守的动力
将近1个月
白云援鄂医护人员
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令人感动的是
方舱医院休舱后
他们纷纷请战
疫情不退我们不走
休舱后再请战
在接到返穗通知后,他们表示,在完成14天隔离后,他们会继续投入到下一阶段工作中:“疫情不退,我们不停,坚决与新冠战斗到底!”
广州医疗队写下请战书,继续战斗
关于他们的故事
在这里……
【前线故事】抗疫作战“梦之队”之约:等战斗结束,相聚醉一回!
【前线故事】温暖!白云抗疫医护人员日记,他记录下这些瞬间……
【前线故事】难忘的“疫”瞬间!翻开援汉医生的日记
【前线故事】抗“疫”三剑客:“有太多人守护这座城!”
【前线故事】白云医疗队带着患者一起做运动
第一场硬仗,胜!白云抗疫“三剑客”再请战......
坚决打赢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文 | 江兴夏
图、视频 | 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 南方日报
通讯员 | 苏成威
视频剪辑 | 刘威达
海报设计 | 杨元翱 阳雄志
编辑 | 陈若兰
编审 | 罗盛光 温穗章
审核 | 刘海裕
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