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还记得,10月生态环境部曾印发了针对京津翼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8市工厂面临停产限产。《28市工厂面临停工限产!期货连跌上游顶不住,10月塑料行业寒冬来袭?》大气污染的影响还在继续。近期针对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部再次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方案,涉及7省55个省市地区。
秋冬季节是改善整体空气质量的关键时刻。据统计,今天的秋冬季期间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1.8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0%以上。为此,针对长三角地区的大气问题,生态环境部出台《长三角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方案指出,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积35万平方公里。区域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钢铁、化工等重化产业集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行业企业数量众多。
根据长三角大气污染特征,提出针对性攻坚措施:
一、落实调整化工、钢铁等产业结构,加大化工园区治理力度,大力推进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源头替代,全面加强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治理。
二、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强化新建耗煤项目煤炭减量替代,着力削减非电用煤;全面开展生物质锅炉整治,对生物质锅炉逐一开展环保检查,建立管理台账,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依法实施停产整治。
三、大力推进长三角互联互通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公转铁、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江海直达等多式联运项目,推进重点港区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加快推进老旧车船淘汰,大力推动20年以上的内河船舶淘汰;加大柴油车和车用油品监管力度。
此次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共涉及: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共7个省市,包含南京、无锡、杭州、宁波、温州、芜湖、宣城、晋中、运城、洛阳、三门峡、西安、铜川等55个省市地区。
环保治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不过这样一来很多塑料老板难免得面临停工限产的情况。恢复生产后如何快速找到客户促成交易尽快弥补损失成为广大塑料人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