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准了!这里的每个点都能戳到北京人

2020-05-18   老北京故事

原标题:忒准了!这里的每个点都能戳到北京人

来源:老北京城、网络等

昨儿有人跟小编说:

“我就喜欢你们北京人这股劲儿”,

这股劲儿?哪股劲儿?

今儿咱就来聊聊的!

我说!我说!

不在乎

“不在乎”,

是北京人那股劲儿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京人对事儿、对钱、对天气...

甚至对自己,

还真就没那么在乎。

“您明儿就踏实在家等着我吧,

下刀子我顶着锅也找您去”

“王大妈,甭找了,

我赶明儿再买一个去就行”

生活中有点什么磕磕碰碰,

只要不伤原则就能过去;

少个三瓜两枣,只要您不是成心蒙我,

我就不会跟您计较。

但到了该在乎的时候,

北京人同样在乎,

对待工作那叫一个一丝不苟!

咱就说您家门口负责查出入证、测体温的那大爷吧,

没出入证,再套近乎也不让进,

“赶紧登记,下次出门必须带!”

“好嘞,好嘞”

有人说北京人身上有股傲气,

其实要我说,说它是“傲骨”更为合适!

世世代代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

早就看惯了高官厚禄这种大场面,

所以骨子里就透着这么一股傲劲儿。

执着

刚才小编问隔壁同事:

“您觉得我们北京人最执着什么?”

您猜怎么着,

脱口而出一个 “礼儿”字。

“无规矩不成方圆”

北京人讲礼儿、守理儿、有里儿,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这都是北京人的魂!

北京人对于老字号同样执着,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和信任。

同样是买饽饽点心,您瞅稻香村门口排队的人;

同样是酱肉,您看每年立秋天福号肘子的销量!

其实咱北京人追求的不是那一味的“老”,

而是那份百年不变的品质和严谨!

真心希望所有老字号都能不忘初心!

讲究

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衣食住行,

北京人都离不开讲究二字。

尤其在“吃”上,

北京人把一个个再普通不过的吃食,

吃出了自己的品味,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规矩!

就拿蒸茄泥来说吧,

选长茄子还是圆茄子?削不削皮?

放不放芝麻酱?是捣蒜汁儿还是用蒜蓉?

恐怕看到这儿,北京人心里已有了自己的选择吧~

这就是北京人饮食上的讲究!

不用山珍海味,要的是对每个细节的极致追求!

怂与横

北京人的怂与横,分事儿。

您说跟媳妇吵架的时候,总不能横到底吧。

除非您这日子是不想过了;

挨家长揍的时候,咱错了就得认怂,

没错,那不管是打还是骂,绝不认怂!

在外面,

您好好跟我说话,我绝对倍儿客气;

但您要上来就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

那咱俩就比比谁更横吧!

北京人的贫,

那是祖宗给的优秀基因,

天生就有的。

不信?

那您找个北京人抬杠试试去~

绝对是跟您揣着明白装糊涂,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让您瞠目结舌还无回嘴之力。

不仅如此,

嘴上吃了亏吧您还不能急赤白脸,

要不他一脸无辜的反问道:

我这儿跟你好好说,你怎么那么没劲啊!

热心肠儿

北京人都有一副热心肠儿。

在十字路口看见有人正抓瞎呢,

绝对上前一步,问上一句

“小伙子,你这是要上哪呀?”

瞅见前面一姑娘鞋带开了,

准得喊上一句“前面那位女同事,您鞋带开了”

“有事您吱声”

平时身边谁有事,

只要能帮上忙,

哪怕是自己麻烦点都无所谓。

干起活来那更是...

比忙乎自己家事儿还上心呢~

局气

这真是“纯”北京话,

据说还有一种写法—“局器”。

这也是北京自己觉得最讨人喜欢的地方,

不仅要求自己做到这点,

在内心深处“局气”更像是一个“衡量标准”,

比如: “这人做事儿真局气”

您别看就这么简单的俩字,

在北京人心里那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评价!

谁要是听见别人说自己“局气”,

那感觉就跟得了 “诺贝尔京味儿奖”一样!

老北京人,

他们所说“局气”就是懂规矩、大方、

豪爽、仗义、助人为乐、不耍心眼儿、

有正义感、舍已为人、自我反醒等等等等...

您说北京人轴吧,

是,北京人认“死理儿”,

认准了的事,

您甭给我做什么思想工作,

还真就有点听不进去!

幽默

北京人的幽默不刻意,不做作,

来得总是那么出其不意,恰到好处。

可能是一句打岔的话,

也可能是接了一句下茬儿,

您别看这句话不起眼,

立马就能让当场的气氛活跃起来!

懂得诙谐,懂得调侃,

同样也懂得分寸,

从不会在正式场合胡说八道,

却又在合适的场合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怎么样?我说的这些特点您都有吧?

有人说:京味文化是北京人骨子里的那股劲儿!

而这股劲儿,一般人他也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