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于1240年攻陷基辅之后,本就争乱不休的罗斯大地陷入了永夜般的黑暗。一代代留里克家族的儿女们在鞑靼人的淫威下委曲求全,默默地积累着反抗的力量。在离金帐汗国汗庭较远的莫斯科,这一分支的留里克王族得以保留较大的自主权,并在公元1380年向蒙古人打出了驱逐鞑虏的战旗,在顿河河畔用战刀痛饮野蛮民族的鲜血。
虽然脱脱迷失汗的崛起与中兴金帐汗国,使得俄罗斯仍不得不在黑暗中再蹉跎百年,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然而库利科沃战役作为被压迫者的胸臆怒吼,确然打出了战斗民族的声威。未来雄踞北国的俄罗斯帝国,在被染红的顿河河水中酝酿。
库利科沃大战的主角,顿河王者季米特里·伊万诺维奇,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二世的儿子和继承人,生于1350年10月12日。
季米特里继位,金帐汗国已经开始衰落,国内政治斗争频发,大汗在一次一次的政变中像韭菜一般被收割。仅1360~1380二十年时间内,金帐汗国换了14个汗……莫斯科公国在这段时间处于直线上升期。
季米特里的最大功绩就在雕像上
此时的金帐汗国陷入了分裂,两位大汗争夺至尊宝座,一个是奥都剌汗,一个是木里汗。季米特里送礼买通了木里,于是在1362年,他受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弗拉基米尔大公是罗斯王公之长的称号)。年轻气盛的季米特里随即召集军队打败了自己政敌康斯坦丁,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后,季米特里坐稳了大公的位置。
今天出土的,金帐汗国都城宫殿的碎片,可见当年的辉煌。
1367年,季米特里预感到如日中天的立陶宛大公国可能要来进犯,于是他未雨绸缪地在莫斯科木墙的基础上修建了一道石墙。果然,1368年,立陶宛大公奥尔盖德和他弟弟凯伊斯图特以及反对季米特里的特维尔王公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组成联军进攻莫斯科公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攻到莫斯科城下,多亏了去年修建的石头城墙,奥尔盖德无计可施,只能焚毁掠夺了莫斯科郊外的一些村庄就撤了。
接下来的数年,季米特里可谓在马背上度过。他接连发起对特维尔、梁赞等公国的反攻,最后在1372年打败了立陶宛人的一支军队。立陶宛大公奥尔盖德眼见东面的季米特里是块啃不动的硬骨头,于是双方讲和,奥尔盖德答应立陶宛从此以后不再干涉罗斯的内斗。1375年,经过季米特里软硬兼施的手段,特维尔终于被彻底打败,从此特维尔就成了莫斯科的藩属。
今天俄罗斯联邦,特维尔州旗
与喜欢运用外交手段的高祖父伊凡一世不同,季米特里更倾向用武力解决问题。在季米特里的时代,莫斯科公国已经有充分的理由和力量用武力来谋取外交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了,莫斯科无论是军队、领主、商业、经济还是教会都已经是罗斯地区真正的霸主。
昔日将梁赞大公吊死在城墙上,横扫东欧的蒙古帝国现在已经四分五裂。金帐汗国进入了封建割据时代,各种汗、万户长、将军、权臣和贵族划分了地盘互相攻打,金帐汗国在永无休止的内讧中流干了血。
清算的时刻到了!
1376年,季米特里谨慎地决定先试探一下蒙古人,他派兵袭击东南方蒙古人控制下的喀山城。1377年,新任大汗阿剌不沙派来惩罚莫斯科的军队与季米特里相遇在苏拉河附近,由于轻敌,季米特里的这支军队被击溃,首战失利。
经过一年的反省和重整军备,在1378年8月11日,季米特里与前来讨伐他的蒙古军相遇在沃扎河,季米特里在河对岸的山头列阵,趁着蒙古人渡河后试图两翼夹击却立足未稳,居高临下冲杀,大胜蒙古军。鞑靼人的撤退引起了混乱,许多人淹死在河里,他们的指挥官穆尔扎别吉奇也被打死。
沃扎河之战是头一次东斯拉夫人正面击败了蒙古人,击破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轮到蒙古人坐不住了,掌握金帐汗国大权的权臣马迈暴怒地表示:"要重现拔都时代对罗斯人的征服,要烧毁他们的教堂,夺取他们的黄金,毁灭他们的法律。"
沃扎河之战
1380年,马迈倾巢出动,号称200000大军驻扎在沃罗涅日河口附近。蒙古人此时还有一个盟友,他就是立陶宛大公雅盖沃,当时他还没有迎娶雅德维嘉联统波兰。
梁赞王公奥列格这个人油滑得如同泥鳅一般,这体现在他的双面下注上。在得知季米特里要和大汗翻脸的时候,他写信警告前者要小心应付,沃扎河之战后,他希望能因此得到奖赏。然而在他得知马迈集结号称20万大军讨伐季米特里的时候,他又写信给马迈,信中极尽谄媚之能事,把季米特里描述得软弱不堪:"……您取得黄金的时间到了……德米特里一听到你盛怒的名字就溜了……而您的奴隶梁赞的奥列格,我将有幸获得您的恩典……"
莫斯科大主教给季米特里赐福
"罗斯奋起了。对压迫着和掠夺者,对鞑靼汗和鞑靼贵族,对"鞑靼魔怪"的无尽无休的炽烈仇恨迸发出来了。罗斯人进行殊死的可怕战斗,他们为家乡的土地而战,为自己的辽阔牧场,浓密森林,为家庭和田地,为自己的自由和荣誉而浴血奋战!" ——《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在决战之前,季米特里得知了一条重要情报,马迈的战略计划是等待立陶宛大公雅盖沃的援军到达,两人包围歼灭季米特里。他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决定不再等待,必须出其不意进攻,争取将对手各个击破。
1380年9月7日,决战的前一天,季米特里已经率军抵达顿河,在他对岸不远处就是马迈的营地。此时德米特里的中军营帐正在爆发激烈的辩论,一半的将军们认为敌多我寡,应该利用顿河天险原地固守,等待对方进攻,如果渡河进攻失利,我军连退路都会被切断;而且有些人相信梁赞王公奥列格会来支援。另一半将军认为更应该跨河进击,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退路,反而不会尽全力作战。
良久,一直在沉默的季米特里严肃的出了他思考的结果:"我们不能坐等奥列格前来支援,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解救罗斯国土免于被奴役和被完全破坏,我们要为罗斯献出自己的生命。此战有死无生,有进无退,光荣地死去胜于耻辱地活着!"
库利科沃战役的地形战略图
季米特里认真地分析了战场情况,河对岸的库利科沃原野局促狭窄,两侧不是河流就是茂密的树林,这严重阻碍了蒙古人最擅长的两翼包抄的骑射战术,地形迫使蒙古人只能正面和自己硬冲,狭窄的战场宽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蒙古人的数量优势。季米特里彻底说服了所有将领。
仿佛上天在眷顾饱受苦难的东斯拉夫人民,季米特里在晚上下令搭建浮桥渡河的时候,正巧降下了大雾,等到他大部分军队都渡过河流的时候马迈才反应过来,但却为时已晚。 渡河之后,季米特里马上下令破坏了全部的浮桥,作出背水一战的态势。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士兵们死战到底的勇气,同时也可以避免鞑靼人像与匈牙利之间的蒂萨河之战中,对匈牙利军队进行大迂回,从后方袭击的情况。
9月8日,在一片清晨的雾霭中,双方在库利科沃的原野上排兵布阵。季米特里的军队分为五部分,左军、右军、前军、中军和后备军。为了能够鼓舞士气,德米特里大公选择站在军队的第一排中,但为了保险起见,他和自己的亲信米哈伊尔•布莱诺克互换衣服。
双方的兵力在后世记载上都有很大的夸大,按照史学家脱水后的估测,罗斯军队大约3万人左右,金帐军则为5万以上,包含不少热那亚雇佣兵。
马迈的计划是猛攻季米特里的左翼,打出一道突破口,迂回包抄切断对手的后路,然后将他们逼退包围在河边沼泽里歼灭。而季米特里的战术很简单,就是不让对方得逞,正面打垮他们。为了防备蒙古人的包抄,季米特里预先在侧面的森林中埋伏了一支预备队,由大将沃伦涅茨率领;由于蒙古人习惯从右翼迂回,预备队被放在左翼位置。
季米特里穿上普通士兵的盔甲骑马奔驰在五公里宽的阵线的最前方,他勇敢热情地鼓励装备简陋盔甲和武器的士兵,将士们无不高声呐喊,士气高涨。
蒙古人的前锋部队是长矛步兵方阵,他们提起盾牌,架起长矛,迈着缓慢的步伐向前推进。在他们两翼的是传统的蒙古骑射手,他们的骑射技艺冠绝东欧。双方都在缓慢推进,直到走到距离彼此越300米距离的时候,所有人都默契的停了下来,因为现在是传统的"武将单挑"环节。
亚历山大·佩列斯韦特拍马出战,与蒙古勇士铁木尔战至一处,双方都是响当当的战士,他们纵马疾驰,大呼酣战。亚历山大卖个破绽,贴木儿立刻倾身来攻,然后他一枪将对手戳了个透心凉,铁木尔自知必死无疑,用尽气力反手一刀劈去,两位勇士竟然同归于尽!
库利科沃战役中的单挑
两位勇士的身躯刚刚倒地,双方的先锋部队就已经开始推进了。蒙古人知道罗斯军队装备不佳,于是一开始就祭出了作为王牌的具装骑兵,迅速击败了季米特里的前锋,他们趁胜追击,一路往罗斯联军的中军冲去。肉搏战极为残酷,由于人数众多而且战场太狭窄,导致人和人之间异常拥挤,有些战士死去了竟然还被挤到"站立"着。
镀金的头盔叮铃作响,深红色的盾咚咚隆响。宝剑呼啸,锐利的军刀在好汉们的头颅旁边闪烁,勇士的鲜血沿着包铁皮的马鞍流下,镀金的头盔在马蹄旁滚动。
血战中,大公的替身米哈伊尔•布莱诺克被鞑靼人误认为是大公本人击杀,而大公德米特里本人也深陷混战之中无暇指挥军队。
战斗在一线的季米特里
此时局势非常不利,蒙古人对左翼的猛攻迫使罗斯联军左翼败退,到下午3点,左翼的防线被撕开一道口子,蒙古骑兵迅速迂回到了罗斯中军的后方,罗斯联军被迫继续后退。此时双方在进行耐力的角逐,蒙古人发起一道又一道的冲锋,一阵阵可怕的箭雨裹挟着刺耳的破空声像冰雹一样砸在罗斯联军身上,战士们一片片倒下,又一排排顶上去。东斯拉夫的汉子们咬碎了牙齿,喊破了喉咙,依然死战不退,在他们的拼死抵抗下,蒙古人的进攻竟然被迟滞住了。
就在这时,就在蒙古人的攻势稍稍停顿的一瞬间,早已在森林中埋伏多时的生力军在沃伦涅茨的指挥下突然冲向蒙古人的后方。他们体力充沛,战意昂扬,发出野兽般的怒吼,积压了140年的愤怒在这一刻爆发了出来。生力军的投入瞬间扭转了局势,季米特里马上下令全军展开反攻,蒙古人再也支撑不住,局部的溃逃迅速蔓延到全军。马迈见势不妙,也迅速溜掉了,自己的大批行军物资和贵重物品也全都打包送给了季米特里。罗斯联军趁胜追击了30公里,蒙古人肝胆俱裂,联军一路追到克拉西瓦河才返回主战场。
不过,追击战中的战斗也未尝不激烈,季米特里被蒙古人的反击打伤坠马昏迷,战后才在一棵大树下被发现。
后世绘制的《包扎伤口的季米特里》,盔甲明显与当时不符合
库利科沃之战,作为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载入史册,罗斯联军损失了数千人,而蒙古人则留下了一万以上的尸体和俘虏。
这场战役的最大历史贡献并非是对蒙古人造成了多么重大的伤亡,而是昭示着全罗斯人摆脱鞑靼人的桎梏与奴役的大规模反抗的开始,虽然东斯拉夫人民还要再花100年才能把蒙古人彻底赶走,但这场伟大的胜利无疑是吹响了蒙古人统治结束的号角。
库利科沃战役惨败后,马麦威望和权势彻底崩溃,金帐汗国内部越发混乱,眼见着季米特里即将率领罗斯民族取得独立和自由。
然而另一位枭雄脱脱迷失在著名的中亚之雄帖木儿帮助下,击败了马麦并重新统一和整合的金帐汗国。不过两年间,曾经的乱局都被脱脱迷失收拾,金帐变得远比马麦强大,而季米特里却一无所知。
脱脱迷失在两年的蛰伏后,积蓄力量暗中行军,在季米特里来不及召集盟军的情况下,攻下了季米特里当时并不在城内的莫斯科,在城中大掠数日,屠杀无数……季米特里知道消息回去的时候,蒙古人只留给了他一片废墟。
1382年的莫斯科之战,蒙古人的报复迅速而残酷
季米特里认清了敌强我弱的现实,还是被迫重新向大汗称臣纳贡。1389年,季米特里去世。在弥留之际,德米特里叮嘱长子瓦西里·德米特里耶维奇,上帝要灭亡金帐汗国,莫斯科大可不向金帐汗国上贡。
他的判断是准确的,金帐汗国的复兴不过是回光返照,很快又向着更大的深渊跌落下去。已经被季米特里经营成为罗斯诸国公认领袖的莫斯科公国,奠定了莫斯科城从此开始直到今天作为俄罗斯中心城市的地位。数十年后,莫斯科公国就实质上再不向蒙古人进贡分文,并在伊凡三世时代取得彻底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