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镇打磨村机耕道
“路面硬化宽度4.5米,水泥标号和堡坎的厚度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这两天天气好,争取后天完工。”4月27日,在平坝区天龙镇打磨村粽子叶产业大道建设现场,该村支部书记余国伟在查看工程进度时对施工人员说。
粽子叶产业大道上群众热火朝天地忙着铺路面;蔬菜基地里村民们抢抓农时平整土地、覆盖地膜、移栽辣椒;四月春风里,记者走进天龙镇打磨村,处处呈现出干群一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的美好画卷。
天龙镇打磨村粽子叶种植基地
打磨村距县城7公里,全村总面积4.9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寨,常住人口259户979人,有耕地2850亩,无水田。是平坝区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困户87户298人。近年来,打磨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加大协调项目融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17年实现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脱贫攻坚根基
“现在育苗用水方便多了,打开水龙头就行。”郑明发在自家院子里一边和老伴忙着往漂盘里注水育白菜苗一边告诉记者,以前他们靠挑水吃,来回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洗菜的水都舍不得倒掉,还要留着洗脚。
俗话说:“要致富、离不开水电路”。自脱贫攻坚以来,打磨村挂帮单位和村支两委心系群众抓牢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区水务局投入80万元,对全村9公里自来水管管网进行了改造,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用水;争取171万元在虾儿井一组修建1.1万立方米储水池,作为农户的生产生活用水。争取项目资金39万元对全村电网进行改造,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协调区交通局投入195万元资金新建4.85公里“组组通”公路,群众出行条件得到了改善。争取扶贫资金40万元新建打磨村四组燕子坑1公里的机耕道建设。2019年7月投入57万元修建3条共计2公里机耕道,2019年争取130万元资金新建2条共计2公里一期、二期粽子叶产业道建设,切实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实际问题,为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带动了该村的产业发展。同时对全村101户农户4476平方米的庭院、37户农户1680平方米的联户路进行了硬化,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老百姓心里乐开了花!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一片粽叶带富一方百姓
“今年的粽子叶长势良好,没有烈日直晒,叶子很少开裂,预计5月中旬就可以采收了。”打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沈会望着屋后的成片粽子叶说道。
粽叶长期生长在林间、山岩中,一年四季都可栽培,抗病性强,打磨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比较适宜粽叶的种植,在该村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村民的房前屋后均有种植。前些年由于受种植规模、销售、加工等方面的因素,粽子叶产业一直未真正发展起来。虽然打磨村的粽叶在安顺周边小有名气,但未能成为该村的致富法宝。
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产品销售,如何将这一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使之成为该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近年来,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及驻村工作组通过到贵阳、清镇、贞丰、台江等地开展市场前景调研,聘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采取采取村社一体,合作社+技术能手+农户模式,引导村民从事粽叶种植。成立了打磨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扩大粽子叶种植规模,流转了400余亩土地种上粽子叶,加强基地管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粽子叶的加工及销售,2019年7月,经过不懈努力,打磨村粽子叶烘烤房正式启动运行,烘烤房的运行,促进了打磨村特色产业粽子叶增产增量,群众增收。“新鲜粽叶市场行情好,我们就卖鲜叶,鲜叶价格低,我们就加工成干粽子叶,一斤干粽子叶可以卖到10多元一斤。”打磨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陶红说,通过跑市场作宣传,目前该村的粽子叶已销往清镇的刘姨妈、贞丰的胖四娘、台江的哆碟五彩粽等厂家。如今每到端午前夕,会有很多批发商到该村收购粽子叶。
2018年打磨村村投入107.4万元资金建设了村委办公室门前近3000个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即文化活动综合广场,促进了打磨村农产品销售,为打磨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沈会说,去年仅端午前一个星期他们一家采摘新鲜粽叶卖给合作社就收入3000多元,现在家里还有800多斤干粽叶,再过两个月就到端午了,即可以出售干粽叶,又可以采收新鲜粽叶。他还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每个月有800元的工资,说到这里,沈会高兴地咧嘴笑了。
目前打磨村发展粽叶种植1000余亩,每亩产值可达300万元。
天龙镇打磨村辣椒种植基地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一刻不能停,一天也不能耽误。”打磨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平发告诉记者,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打磨村制定了长短结合的工作举措,长期坚持以粽叶种植作为主导产业,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有粽子叶,销路不愁;通过流转300亩土地发展辣椒、毛豆、白菜、黄瓜等蔬菜种植,在用工上优先录用贫困户,带动更多农户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合作社所有产业肉牛养殖、林下生态养鸡、粽子叶烘烤房项目及粽子叶基地等利益链接全村所有贫困户,实现1:2:7分红方式进行分红及发展。(邹美伦 罗秀华 李朝虎)
来源:平坝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