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网于 2010 年 12 月开放,定位为"中文互联网上高质量内容社区",任何人都可以在此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通过话题、专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借助知识付费的东风,知乎的优质回答和答主还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进行知识变现。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部分自媒体在未经答案作者授权的情况下违规转载其原创内容、外部网站直接进行盗版等情况。以知乎为例,探讨当下知识问答社区的版权保护问题,对于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完善版权法规有着重要意义。
一、知乎版权侵权现象概述
知乎拥有着海量用户,截至2018年8月,知乎注册人数已经超过2亿人。这样一个流量惊人的社区,每天都会产生无数版权内容,同样,版权隐患也随着用户与回答的不断增多慢慢显露出来。目前,知乎侵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内部不规范转载
在知乎网站内部,用户在进行回答问题、发布专栏文章时,如果使用了他人作品,则需标注"引用"格式,并在引用内容前面标注原作者姓名、原出处、原文链接,不经过许可不可以进行演绎修改。如果引用字数超过42字却没有标注"引用",则该回答则为不规范转载。知乎目前对于内部不规范转载控制较严,版权中心接到举报后进行核实并将答案设为待修改状态,而对于多次不规范转载的用户,则采用禁言、封号等方式处理。
2. 外部网站侵权
2019年1月至今,根据"知乎版权"发布的数据可知,知乎版权保护团队微信投诉212条、新浪微博投诉45条、网站侵权投诉54条。
在微博中以"知乎"为关键词进行用户搜索,存在着大量以"知乎"为ID名称的用户,不乏粉丝过万的大V。这些博主长期以文字、截图等形式,未经授权转载知乎站内的回答,积累粉丝群;或者将软广伪装成知乎答案进行微博营销,获得商业收益。2016 年 10 月,知乎将微博营销号"知乎大神"注册人阮某以及与该营销号有紧密联系的深圳蜂群互动有限公司一并告上法庭,这一营销账号就是典型的侵权代表。
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了侵权的重灾区。由于微信公众号数量大、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推送无法得知来源,申诉过程也十分繁琐,尽管知乎针对微信公众号侵权采取了一定手段,但是各种洗稿、抄袭等事件仍有发生。还存在着百家号、搜狐专栏等知名抄袭知乎优质回答、或通过未经许可直接转载,侵犯原作者权益。
二、知识版权社区的版权保护现状
知识共享社区的侵权事件多发且常见,但是很少真正采取法律手段捍卫自身利益。这样的局面,一方面与用户版权意识不高、而维权成本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知识共享社区缺少一个明晰的规章保护制度、版权保护体系等有关。
1. 维权成本较高,侵权门槛低
在知乎社区中,经常能够在答案结尾看到两个字——"侵删",也就是侵犯版权则立刻删除的意思。这些答案往往引用了他人的文章片段、摄影内容等等,即在无转载许可的情况下采用他人拥有著作权的原创内容来丰富自己的答案,尽管二次传播者并非用于获利,但仍旧造成侵权行为。
同时,被侵权者,即版权主体,也往往并不会采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维护,而是采取沟通删除、下架、举报封号等手段来维权。一方面,是由于侵权者大多是个体,并非出于商业目的进行侵权,而是出于兴趣、点击率等等,赔偿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侵权主体数量庞大,网络的匿名性也使得被侵权者难以进行追踪,而知乎的"匿名模式"则更是加重了寻找侵权者的难度,因此,一部分被侵权者也只能选择放弃,甚至一些作者都发现不了自己被侵权的情况。
上述情况为站内侵权,还有一种情况,则是知识共享平台中的付费内容被盗版出售,即站外平台侵权。在淘宝中进行搜索,即可发现商家出售各大知识平台付费课程学习,如一堂费用为19.8元的"知乎live",在淘宝网中往往卖到5.18元甚至更低。盗版者购买知乎live课程并进行盗录,通过淘宝页面发起购买链接,并且附上微信号、QQ群等联络方式,不断扩大客源。一次购买,多次盗版分发,这样的盗版产业链已经形成,很多付费课程的盗版链接月销量都可达到500以上。
2. 社区内部缺少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
作为一个知识分享平台,内容便是其立身之本,知乎为了保护创作者及其权益采取了相应措施:知乎团队和微信官方建立了侵权内容快速处理通道,且复制知乎上的用户回答,粘贴处会显示"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而针对盗版出售,知乎Live"与闲鱼、网盘、淘宝等平台合作建立绿色投诉通道,对侵权内容进行主动筛选并督促下架。"知乎"也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合作,明确平台用户的版权归属,并快速获得作品等级证书,目前已有近 1500 部作品完成了版权登记。
然而,由于缺少一个完善的内部版权保护机制,即便采取上述措施,相关盗版、侵权也屡禁不止,淘宝上用"Live"这一关键词便可轻松获取很多盗版内容。知识问答社区内部很难形成有效的版权监管机制,让所有知识问答社区联合起来制定统一的版权管理政策也不具有可行性。种种版权隐患一直存在,为了保护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完善用户相关权益,以实现双方的利益平衡,逐步建立适宜的版权保护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3. 社区外部缺少政府有力监管
版权隐患,除了用户与平台都有一定影响以外,我国版权法的不完善以及政府监管力度不严也需负责。以知乎为例,"维权骑士"组织,即源于知乎上一次由原创作者公开发起的原创维权代理竞拍行动,是由当时一起参与维权使者行动的六位朋友组建起的一家为中国原创者提供有效、便捷的版权管理和保护服务的网站。然而,这类代理维护版权的第三方机构,在知乎平台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管,这和国家没有完备的版权管理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真正建立起政府管理的版权部门,尽快完善惩治知识问答社区侵权问题的相关政策,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一问题的发散。
三、知识版权社区的版权保护建议
作为知识付费领域的领跑者,知乎也应在版权保护方面带动全行业的发展。从技术、到意识,再包括政府外部的监督与管理,都与版权保护发展息息相关。
1. 加强版权保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即以一定的计算方法,来对数字内容进行保护,其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内容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字版权的权利描述及控制等。控制未授权的复制行为、限制未经授权的传播、以及对于数字版权侵权行为的取证与界定,都是目前版权保护技术要注意的方面。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资源的上传、下载、转载、直播、点播、链接、聚合、云访问等操作行为的权利性质在版权法中并无明确的界定。
采取技术措施对于版权保护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开发出一套能够防止用户非法传播知识问答社区用户信息的技术,成为知识问答社区平台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相应的技术措施需要适度而为。如果技术措施过于严格,会降低用户对于其使用的兴趣,进而影响知识问答社区的发展。
2. 建立平台内部监管机制,丰富用户维权手段
平台内要建立版权保护机制防范原创内容遭到侵权,以及被侵权后进行及时申诉与维权。知乎这样的知识分享社区,每天都有大量的内容生产,从用户个人来说,第一不易发现侵权行为,第二是收集侵权的证据、提起诉讼等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巨大,维权的难度非常高。向知乎社区的版权部门提起申诉,是用户在平台内发现侵权行为的一种版权保护方式。知乎目前的版权团队为之乎用户们提供着版权保护,除了原有的版权中心以外,还增加了版权服务权益,一级以上用户便可使用,扩大了知友维权的范围。
从知乎版权官方账号给出的一周数据来看,不规范转载、侵权举报占了其工作量近40%,版权问题频发,其中包括外部网站(新浪微博、网站)侵权及内部侵权等。目前,知乎版权团队已经与包括今日头条、网易、阿里巴巴、凤凰网、搜狐、ZAKER 等在内的平台等达成了合作,简化了投诉流程,缩短了处理时间。
但是,由于互联网平台对于版权的保护力度不一。也会出现侵权内容所在平台不配合、或者投诉材料复杂的情况。而最终投诉是否成功、是否按照用户要求删除侵权内容,也是由于侵权所在内容平台来决定,这也为用户维权路增加了很多阻碍。
3.相关部门制定决策,保护版权内容市场
完善知识问答社区版权保护方面的相关政策是解决侵权问题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建立起国家级版权管理部门,尽快完善惩治知识问答社区侵权问题的相关法律,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一问题的发生和扩散。
由于网络平台的流动性、免费性和匿名性,用户无法准确追踪侵权行为,同样,单单依靠平台自身的力量制定统一的侵权问题管理办法也并不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国家版权管理部门完善惩治知识问答社区侵权问题的一系列政策,积极完善相关法规,对各类平台实行统一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也让知识问答社区不再因侵权问题频发而乱象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