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说《明日之子3》要办女生季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明日之子》前两季反响不错,发掘了巨星毛不易,终于有了想在女性选秀领域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想法了。而且也付出了行动,请来了曾推出优质女性选秀节目《明日之子》的龙丹妮作为星推官。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女性选秀综艺的崛起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女性选秀综艺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明日之子3》女生季
当时《快乐女声》出现改变了港台歌手占据大陆音乐市场主要地位的现状,同时也发掘并培养了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谭维维等当今华语乐坛的中坚力量。但是如今是综艺爆发的时代,每年综艺多的观众多看不过来。观众就是流量,然而流量就那么多,各个平台当然想尽办法来获取观众流量。选秀综艺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这里我就不得不说该视频平台之前办过的女性综艺选秀节目《创造101》了。
李宇春
张靓颖
《创造101》侧重是女团选秀综艺,特设置声乐导师、唱作导师、舞蹈导师来助力女团出道。而到了《明日之子3》,李荣浩、吴青峰使“一个人就是一个队伍”的观念开始流行,于是换成了单人出道,而《创造101》的出道女团火箭少女101的成员孟美岐也作为星推官来助力《明日之子3》学员。《创造101》与《明日之子3》只是出道人数的差别,如果这样的节目持续增多,只会造成观众审美疲劳。
《创造101》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龙丹妮加入《明日之子3》,为什么这档节目不能延续当年《快乐女声》的辉煌?这个问题那到不是由同类型节目太多引起的吗?所有的选秀节目所有的目标都是培养优秀学员,但是中国的人数真的是有限的,就算是作为优秀学员出道了,真正能发展大火的真的很少。
说到选秀节目,就不得不提即将开播的第八季的老牌综艺《中国好声音》。《中国好声音》共产生七位冠军:梁博、李琦、张碧晨、张磊、蒋敦豪、扎西平措、旦增尼玛,梁博、张碧晨是发展比较好的,李琦和扎西平措为发展分别参加了《声入人心》和《声入人心2》,李琦再次翻红,而扎西平错还要通过《声入人心2》的播出来检验。优秀学员难以培养,《中国好声音》中导师抢人逐渐变成了重头戏。
《中国好声音》
优质学员培养越来越困难还有一个原因:观众转移了对优质学员的评价标准。在节目中导师的标准是这个学员的专业技能,而在这个流量化的时代,任何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有可能让这个学员爆红。这就是为什么多人感叹苦学专业技能不一定能红的原因,因为学习专业技能需要很长时间,而只要摸清观众中的口味,你就能爆红了。如此发展下去,选秀节目特别是女性选秀节目该如何崛起?
出现了问题我们当然要解决,在这里有两个综艺节目的成功经验就特别值得借鉴:
第一个要说的是《声入人心》,其实这个节目的本质是男性选秀节目,他的播出让美声、音乐剧、歌剧变得广为人知。36位选手都有过人之处,实力不俗,确认过眼神,都是既有颜值又有实力的人。节目大体规则是36位选手选出6为作为首席进行全国巡演,每个阶段不同的赛制让每个选手都做到了首席。节目结束后没有被选上首席的30位选手也都有了自己的发展。
而《声入人心2》的学员都是高学历的男生,更加期待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声入人心2》和《中国好声音》也将在同一天播出,究竟老牌综艺在多次改变后依然胜出,还是去年大火综艺继续保持之前辉煌战绩,个人表示十分期待。
《声入人心》
其实无论类型、赛制、导师怎么变化,都是为产生优秀学员而服务的。在这个时代流量固然重要,但是身在这个职业之中,专业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女性综艺选秀的“唯流量论”必须遏止,如果流量明星盛行,我们的优质文化产品由谁生产?我们的优质文化产品由谁传播?女性选秀节目终究需要的是既有流量又有实力的人来生产传播文化产品,综艺选秀无论男女这条定律都是适用的。
在大众对任何事物都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女性选秀节目的创新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