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一组很老很珍贵的金寨老照片,50岁以上的人才能看懂

2019-07-20   视觉金寨

照片就是让瞬间成为永恒,我们父辈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那时老金寨是什么样,凭想象很难想得出来。当记忆开始模糊,照片又把历史清晰地带回到我们眼前。

水利工程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一大批水利工程开始修建,最著名的就是水库。我记得小时候,我们生产队还修过水库,就是用石头和泥巴堆起来的那种,可惜寿命不长,第二年夏天一场山洪就冲得不见踪影。但是整个金寨还是修了不少水库,有青山水库,黄泥庄水电站,等等。当时金寨的几大水库分别呈现:

1 梅山水库

2 青山水电站

3 黄庄水电站

(现在的南溪黄庄电站)现仍在正常生产。

4 竹畈公社八一水库

解放后,曾两次设竹畈人民公社和竹畈乡政府,是当时的竹畈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1992年合并于汤家汇镇。

5 槐树湾棚水库

人 物

金寨“独杆英雄”胡修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先后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再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的故事。

大别山老区金寨桃岭公社桐岗大队老红军孙代成参加劳动

训练民兵

参加集体劳动

下面这个人是老红军王玉成,这是他和民兵一起劳动,积肥。

那时公社和大队(现在叫乡和村)都有民兵,夏秋两季都有民兵集中训练,趴在地上示范的是王玉成。

本色村老红军张经安在劳动。还是朴红实的劳动人民!

这个人叫李开文,原照片的说明是李开文对青年一代进行传统教育。

照片中的这个人叫绪永有,学生后面的背景金寨红军烈士塔,梅山红村老红军绪永有为学生作报告,讲革命故事。

生活情景

金寨县花石公社全貌。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一级机构,这个场景应该是为稻田除虫。

老水泥厂,金寨人都知道。

金寨某茧站在收蚕茧。那时茧站是最好的单位之一,一年只上两次班,待遇好的不得了。曾经金寨的蚕桑还是非常兴旺的,缫丝总厂,一厂,二厂,后来每个乡镇都有一座缫丝厂,再后来,一个也没了。

供销社的真实情景,当时就是这样的情况,东西不多,但是摆得整整齐齐的,在供销社工作的人绝对是人人羡慕的,可以买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在那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就这一条足以让人羡慕。

当时的铁冲南小涧,房屋,环境。只有照片上才能看到了,似乎还是低矮的草屋。

粮票。那个年代的人最熟悉,买粮买米到粮站,不但要有钱还要有票。米是0.139元一斤,凭指标供应。大约一年以后,这个东西永远退出了市场。

如果不是铭牌,我还不知道当时的金寨县还有这样的一个工厂。安徽省金寨县算盘厂。这是当年的计算器,最古老又是最科学的现代化的工具。那时的学生都要学珠算的,信不信由你!

那些年的老师是这样教珠算的。

这些当年画报的存档照,记录了金寨变化的历史发展,尽在方寸之间。几十年前的场景是老金寨人的一段记忆,当这些画面又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凡是经历过的人一定会感到熟悉、亲切。

社会在进步,通过照片,我们真的能感觉到一个时代的特色。如今我们再看这此东西,熟悉又陌生,亲切又遥远。

更多金寨资讯趣事请关注头条号(视觉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