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晴无雨,我市已达中度干旱 请注意,下周或将“一夜入冬”

2019-11-08   淮安身边事

在缓缓落下的火红枫叶和金色银杏叶组成的秋之旋律中,今日,我们迎来了立冬节气。气象专家说,前段时间虽有冷空气活动,但实力都不强,导致最近的天气模式一直比较单调,气温变化幅度也比较小。不过,这种平静的天气可能持续不了太久,蠢蠢欲动的冷空气正憋着要“放大招”了。

晴好无雨天气已持续多日

如果要用两个字形容最近的天气,一个是“晴”,另一个就是“干”。持续多日的晴好无雨天气,让空气变得十分干燥。记者昨在一张11月7日13时50分的江苏省相对湿度图上看到,我市除了北部少数地方外,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的的相对湿度都低于50%。

市气象台台长禹继华告诉记者,今年9月中旬以来,全市绝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少,中南部近50天累计雨量均不足10毫米,北部基本在30毫米以下。与常年同期相比,降水偏少6.9至9.6成,其中盱眙、金湖和洪泽县区降水量创历史同期新低,淮安区为历史第二低。降水持续偏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干旱实时监测显示,我市达中度干旱,其中盱眙南部和金湖大部分地区旱情较重,10厘米土壤深度相对湿度低于55%。

禹继华介绍说,气象干旱和复杂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关,冷空气不给力,暖空气本身也比较干,导致降水偏少,此外,今年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厄尔尼诺。所谓厄尔尼诺,通俗地说就是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热带海水的温度异常变暖,导致世界气候模式变化发生变化,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降水量又太多。

11月11日开始,将有一次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

近期冷空气一直偏弱,但不代表会一直弱。从市气象台7日下午发布的短期天气预报来看,本周五到周末,气温较本周前期仍没有大的变动,呈现出早晚寒凉中午温暖的特征,预计周五到周日最低气温是个位数,徘徊于6℃和10℃之间没,而中午的最高气温将接近20℃或在20℃左右,日温差较大,但总体感觉上仍然像是秋天。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消息,11-1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大部分地地区有4至6级风,平均气温将下降6到10℃,局部超过12℃。从长期预报来看,下周三我市的最低温度将可能低至3℃,很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一夜入冬”的感受。

害怕即将到来的冬天太冷?这一点大可放心!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表示,根据会商预测结果,今年冬季,我国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叶殿秀表示,从预测来看,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温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现冷冬概率几乎为零,但并不排除期间有气温高低起伏的变化。预计2019-2020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总体以纬向环流为主,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弱,东亚槽偏弱、偏东,这就意味着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弱,我国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立冬不等于入冬 淮安一般在11月中旬入冬

本周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9个节气立冬的开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是个重要的节日,民间素来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禹继华介绍说,淮安的立冬节气与真正的入冬并不同步,一般要比气象学上的入冬来得要早。气象学上的入冬要满足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条件,淮安常年入冬的时间一般在11月15日前后,所以目前仍然处于深秋季节。禹继华告诉记者,立冬节气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来越少,但由于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时,常有温暖舒适、十分宜人的“小阳春”天气。但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南侵的频率会明显增强,每当其到来之时,就会带来大风、降温或雨雪天气。

冷空气中的最高级别叫做寒潮。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气象专家提醒,11月进入寒潮多发季,市民要加强防御强降温和大风天气对生产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注意防范局部低温雨雪和霜冻危害。此外,11月也是雾霾天气多发季节。市民需防范因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物增多,对道路交通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淮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