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英国的疫情信息。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昨晚是鲍里斯出院以来首次亮相疫情新闻发布会,很多人都很猜测首相会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就何时解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因此,这次疫情发布会也引来了各家媒体的强烈关注,接下来,让我们首先看下,在昨晚的疫情发布会上,鲍里斯都讲了些什么…
【鲍里斯:英国已过拐点,解封计划下周发布!】
虽然鲍里斯刚刚喜得贵子,但他并没有如民众担忧的那样去休陪护假,而是在昨天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去,在这个特殊时期毅然选择了履行他首相的义务,带领英国人民继续和新冠病毒做抗争。
而他昨晚主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更是成为了近期舆论界关注的焦点。
毕竟,自打生病住院以来,鲍里斯就没再主持过发布会,而且,通过这次发布会,外界还能一窥英国政府对“解封”的看法,所以大家更是无比期待和重视。
为了准备好这次发布会,鲍里斯更是马不停蹄的展开了工作,先后主持了每日疫情例会、内阁会议。
随后,鲍里斯就与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教授,以及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爵士一道出席了发布会。
在这次发布会中,鲍里斯公布了两个重磅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英国已经越过了疫情拐点,疫情发展已经处于下降曲线上。
第二个消息是,政府正在研究“解封”方案,并将于下周公布一个全面的计划。
鲍里斯还透露到,这份新的“解封”计划可能包括:
怎么逐步恢复英国经济 ;
怎么让孩子们重归校园并得到照顾;
怎么去上班以及如何在工作场所中保持安全。
通过这些计划,政府将在继续抑制疫情的同时,帮助重启英国的经济。
鲍里斯还表示,政府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准备,而未来采取的一切措施,也都将由科学依据所指导。
首相说道:
“未来几周,我们将对如何以及何时重启英国经济进行更多讨论。
下周你将会看到一份包含着许多措施选项的路线图(roadmap),其中每一项措施的日期和时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疫情发展中所处的位置、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每天新增的数据量。”
不过,在公布上述两个消息后,鲍里斯就立即指出,要正式实施这些计划,英国必须要满足他之前说过的5个条件,分别是:
要保证NHS有足够的收治能力;
要看到新冠亡数的持续下降;
要确保病毒传染率下降的足够低;
要有足够的检测能力和个人防护用品
要确保接下来的所有做法,不会导致疫情在未来二次爆发后,超过NHS的收治能力。
(注: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一点,且在最近才做了修改,已经由之前的“不会导致疫情二次爆发”,改成了现在的“不会导致疫情超过NHS收治能力的二次爆发” )
同时,鲍里斯又再次强调说,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不能让病毒的传染系数R高于1,否则,一旦失控,疫情将面临再次扩大的风险。
实际上,鲍里斯提到的这个传染系数R,指的是平均每个新冠患者能额外传染的人数。
当R>1时,病毒传染人数将会越来越多,疫情将被认为是不可控的;
当R<1时,病毒传染人数就会逐渐减少,疫情则被认为是可控的。
在英国3月疫情爆发的初期,英国的传染系数R大概在3左右,也就是平均一个人会传染三个人。
那么,现在的英国传染系数是个什么水平呢?
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昨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认为目前全国的R值在0.6到0.9之间,而在伦敦,R值已经下降到了0.5到0.7之间。
既然传染系统已经控制在了1以内,英国政府为何仍迟迟不宣布“解封”措施?传染系数R大概要降到多低才合适呢?
在昨晚的新闻发布会,也有记者提出了同样的疑问。
针对这个问题,政府的回答是:
“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我们唯一确定的是,R不能大于1。因为一旦大于1,疫情就会进入指数级快速增长。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新冠给英国不但带来了很多直接死亡病例,还有很多间接死亡(因新冠占用医疗资源导致其他病症不能接受治疗而死亡)病例,所以,NHS未来仍需要预留很多治疗能力,来处理很多新冠之外的患者。”
由此可见,传染系数R只是一个疫情发展的衡量标准,并不能作为是否“解封”的最终决策依据。
此外,在昨晚的发布会上,鲍里斯还谈到自己与新冠病毒经历过斗争后的感受,并说道:
“我非常非常幸运,我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很好的治疗,但不幸的是,成千上万的人没有我幸运。这就是为什么政府的首要目标会是拯救全国人民的生命。
每天都有家庭在失去亲人,我们为他们感到悲伤,并与他们站在一起,但在我们悲伤的同时,我们更坚定了战胜新冠病毒的决心,我们会让整个国家恢复健康,重新站起来。”
据悉,Sage小组将于下周对有关新冠疫情的最新证据和数据进行审查,为政府在5月7日重新评估“封锁”措施之前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帕特里克爵士还表示,一项针对全国10万人的随机测试的首批结果也将于下周公布,这将会让科学家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个地区的感染率,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虽然,英国的“解封”计划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展开,不过,也有政府官员警告称,在每日新增病例数量降至1,000以下之前,可能还需要继续“封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考虑“解封”。
而从数据来看,自3月23日以来,英国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还没有低于1,000过,就在昨天,英国尚还有6,032人确诊。
尽管,这次新增确诊病例的突增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英国政府昨日增加了病毒检测量导致的,但结合前两日的数据,英国的每日新增病例还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显然,这离官员们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与此同时,粗略估计,继续“封锁”将让英国的经济每天损失大约20亿英镑……
可以说,想要做出选择真的是格外艰难……
那英国到底如何平衡经济和疫情呢?让我们持续关注!
【英国官宣戴口罩有用】
前几天,苏格兰政府先行一步,建议民众们在特定场合佩戴口罩~
不过,在当时,英国政府表示并不会立即效仿苏格兰,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也表示,支持戴口罩的证据不足。
但很多人指出,英国政府之所以不建议大家戴口罩,不是觉得口罩没用,而是担心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
要不然,政府官员也不会透露说,政府正在背地里悄悄的囤积口罩了……
果不其然,没等多久,英国政府就一改往日口罩“无用论”,表示口罩还是有一些好处的。
据SkyNews报道,唐宁街10号已经正式官宣,口罩对于减缓新冠病毒有“微弱但积极的作用”。
媒体报道称,一位首相发言人在采访时表示:
“政府仍在考虑如何在提供精准建议的基础上,推进公众佩戴口罩,一旦做好准备,我们就会宣布。
我们收到的基于科学的建议显示,当社交距离难以保持时,口罩在新冠病毒传播方面具有微弱但积极的作用。
目前,政府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最好地为公众提供建议,而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值得注意的是, 这位发言人在采访中一直提到的词是“face coverings”,也就是类似于围巾之类的“面部覆盖物”,而不是医用级口罩。
从他的用词上,也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对“医疗资源挤兑”的担心简直不言自明。
实际上,英国政府对口罩的态度早在昨天的疫情发布会上就有迹可循……
在昨天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中,当被问及即将公布的“解封”计划是否包括建议公众戴口罩时,鲍里斯也诚恳的回答道:
“政府Sage科学咨询小组说的是,作为解除封锁的一部分,口罩将是有用的,我当然同意这一点。
这既是出于流行病学的原因,也是为了给人们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重返工作岗位。”
据说,英国政府正在考虑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制作口罩,让上班族等一些必须要出门的人,未来在公共场合佩戴。
【多数英国人患上“恐冠症”】
在疫情期间,虽然一些英国民众仍旧无视病毒威胁,不愿意配合政府的“封锁”措施。
但害群之马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对新冠病毒还是保持着一颗警惕的心。
然而,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过度“警惕”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为很多人都患上了“恐冠症”。
患上“恐冠症”的人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哪也不想去,只觉得待在家里是最安全的……
近期,英国Ipsos MORI的一项最新调查就发现,高达三分之二的英国人承认,即便下个月就解除封锁,他们仍不是很乐意去参加体育活动或者音乐会等大型活动。
与此同时,有61%的英国人不愿意在下个月前往餐馆或酒吧就餐,只有29%的人觉得自己现在出去“吃喝玩乐”没啥事。
虽说,餐饮业在疫情期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从民众态度来看,一时半会恢复元气也不是太容易……
不仅如此,有超过60%的英国人还是会对乘坐公共交通“心存芥蒂”,相比之下,仅有21%的人表示愿意继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而对于是否要送小孩去学校,愿意与不愿意间的差距不是太大,有48%的民众不愿意送自己的小孩去学校,有41%的民众表示愿意。
这个结果可能与政府一直的宣传有关,英国政府认为,新冠病毒在儿童间的传播风险较低。
此外,对于去商店购物,去工作这些,一半以上的民众不是太介意。
不管怎么说,想要在解封后就立即恢复到以前的生活,真的是很难了……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恐冠症”还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的趋势。
在18岁至34岁的受访者中,有36%的人并不介意现在去酒吧和餐馆,但在55岁至75岁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仅为22%。
同样,年轻的群体是最愿意去参加大型的公众集会活动的。
但即便如此,YouGov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30%的民众认为,即便在英国病毒检测量提高后,政府也应该继续保持严格封锁。
对于民众的心态,Ipsos MORI研究主管Keiran Pedley表示:
“毫无疑问,人们对解除封锁的其它后果感到不安,大多数英国人对再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酒吧、去餐馆、参加现场音乐会以及去看体育赛事会感到紧张。
而这些数据表明,英国经济的某些领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即便是现在就结束封锁。”
剑桥大学统计学家戴维·斯皮格豪特也表示:
“我们的研究也显示出了同样的结果,许多人对自己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以及感染病毒后可能带来的危害感到非常焦虑。
对人们来说,让他们待在家里比让他们放心的再出门要难得多。
这么看来,我们的宣传活动可能太成功了!”
【其他疫情消息】
1、疫苗有效性将于6月揭晓,NHS有优先接种权
牛津大学在英国各大机构研制新冠疫苗的竞赛中一直是领跑者的角色。
昨天我们也报道了,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小组已经和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联手研发和生产疫苗,如果他们的疫苗研制成功,将开始尝试大规模生产这种疫苗。
据牛津大学医学教授John Bell爵士表示,英国目前已有几百人接种了这种新研制的疫苗,他希望能在6月中旬之前就得到一些关于该疫苗能否有效的“信号”。
此外,John Bell教授表示,如果疫苗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么NHS将被优先提供疫苗接种,而且他们将按照成本价来出售给NHS。
他说道:“医疗服务是重中之重,阿斯利康也已经同意疫苗将优先供应给英国,而NHS将享有优先权。”
John Bell教授还补充道,将需要3,000万到4,000万剂疫苗才能开始为弱势群体接种。
他还希望世界其他地区也能准备好大规模生产这种疫苗,以便让发展中国家的人也能尽快接种这种疫苗。
2、瑞安航空计划裁员3,000人
瑞安航空CEO Michael O’Leary今天宣布,作为公司重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未来可能会裁员3,000人。
除了包括辞退3,000余名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员工薪酬也可能削减最多20%,公司还会关闭一些欧洲的飞机基地。
裁员和减薪还将扩大到公司总部和高层,集团CEO Michael O’Leary将亲自表率,将自己4月和5月份的工资减薪50%,大约300万英镑。
据悉,瑞安航空之所以要裁员,是因为上个月的旅客数量下降了约97%。
瑞安航空在一份声明中说道:“新冠疫情带来的危机是前所未有的,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3月中旬到7月之间,公司所有的航班将停飞。目前来看,乘客的需求和定价想要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将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也就是说,最早在2022年的夏天公司业务才会恢复正常。”
虽然公司打算裁员,但CEO Michael O’Leary却表示会为2,500万顾客退款,不过,这可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3、希思罗机场正在考虑安检措施
今天,希思罗机场的老板约翰·霍兰德-凯伊表示,在机场保持社交距离几乎是不可能的,政府需要给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来保障航空旅行的安全。
在媒体采访时,霍兰德-凯伊说道:
“社交距离在任何形式的公共交通中都不起作用,更别说在航空上了。
据我预测,如果要在飞机上保持社交距离,将会让飞机减少50%以上的运力,这意味着机票价格将会飙升。”
与此同时,霍兰德-凯伊还提出了几个可供选择的步骤,包括温度检测,旅行时要求乘客佩戴口罩,在机场保持良好的卫生,进行深度清洁等等。
霍兰德-凯伊认为,一旦疾病得到控制,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证人们安全,还能缓解乘客焦虑,减轻机场客流下降的压力。
总之,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我们是英国房产圈,一个靠谱,有料,不忽悠的英国房地产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