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20000人要失业!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或将关闭9家工厂

2019-09-27   俺搜塑讯

对于昔日无比风光的汽车零部件巨头,一场腥风血雨真的要来了!

8月27日,据外媒报道,世界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大陆集团(Continental AG)表示,公司正在考虑是否关闭包括德国在内的工厂,以对业务进行重组。此前有报道称,公司动力总成部门的9家工厂可能被关闭。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审查所有部门”大陆集团一名发言人表示。但没有透露可能涉及多少工厂的关闭和工作岗位裁剪等细节。

德国《汉诺威广讯报》(Hannoversche Allgemeine)援引工会消息人士称,

裁员、出售资产、关闭工厂在内的大规模重组计划,正在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应对电动化及智能网联挑战的重要一步。

大陆集团发言人近日表示,该公司正在考虑是否关闭包括德国在内的工厂,作为重组的一部分。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该公司动力总成部门的9家工厂可能关闭。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审查所有部门,”该供应商的一名发言人表示,但没有透露可能涉及多少工厂和工作岗位的细节。不过,未来10年,该公司全球将有多达2万个工作岗位受到重组计划的影响。

其中,到2023年,德国总部将有多达5000个工作岗位受到影响,到2029年,将有8000个工作岗位受到影响。而到2023年,全球将有约1.5万个工作岗位可能受到裁员、可能的业务领域转移等因素的影响。

德国报纸援引工会消息人士称,大陆集团计划关闭动力总成部门32个生产基地中的9个,其中已经明确的是,该公司将停止三个国家的工厂生产汽油和柴油发动机零部件

“我们可能会出售部分业务,并将工作岗位转移到其他业务板块。”上述发言人表示,其将“技术剧变”视为“巨大的增长机遇”,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和电动汽车需求的上升,将创造与软件相关的就业机会。

大陆集团本月表示,正寻求进一步削减成本。该公司公布第二季度净利润下降41%,反映出中国汽车需求下降,以及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大量投资。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Elmar Degenhart表示:“我们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提高竞争力来应对市场的下滑。”

而在大陆集团看来,这是对全球汽车产量下降和客户对数字解决方案(比如软件)需求增加做出的回应。这家公司的目标是到2023年每年削减5亿欧元的成本。

同时,大陆集团还计划在与电动化、IT和自动驾驶相关的新领域创造“大量”新就业岗位,该公司将通过一个内部就业市场对工人进行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缺。

为此, 大陆集团完成了三个核心业务部门的拆分,包括大陆橡胶、大陆汽车和动力总成(独立IPO)。

在探索重组方案时,大陆集团董事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使其从2025年起超过整体市场增长速度的架构。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必须变得更加灵活、敏捷。而且不能失去速度。”这家在全球拥有逾24.4万名员工的公司并未排除进一步重组的可能。

一些机构看来,大陆集团的大规模重组是“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预计将有更多公司效仿。

大陆集团发言人对路透社表示,大陆的橡胶论坛部门也将接受审查。

1

零部件企业举步维艰

随着全球汽车销量的低迷以及转型带来的巨额成本,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日子都不好过。

8月初,博世称将开启裁员计划,并表示可能会出售部分燃油发动机零部件业务,该公司预计今年汽车产量将下降5%。彼时业界一片哗然。

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Volkmar Denner)称,由于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对柴油车生产需求的持续下降,公司不得不裁员以应对市场下滑的趋势。

德国时间8月2日,另一巨头采埃孚股份公司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业绩:销售额184亿欧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EBIT)约6.46亿欧元,低于之前预期。

采埃孚表示利润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是乘用车市场销量下降、研发支出的进一步增加和新增厂房所需大量费用导致。

本月稍早些时候,大陆集团公布第二季净利润下降41%至4.85亿欧元。

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沃尔克马丹纳(Volkmar Denner)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曾表示:“我们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提高竞争力来应对市场的下滑。”

他称,随着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继续减少对柴油车的需求,该公司不得不裁员以应对市场低迷。

反映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需求下降,以及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大量投资。

2

布局向电动化转型

在全球越来越严的监管推动下,传统汽车制造商紧跟趋势,增加电动汽车的销量,零部件制造商亦不得不适应这一电动化趋势。

7月初,大陆集团表示,公司将在2030年之前停止开发汽油机及柴油机等内燃发动机。

公司预计到2050年,公司新车几乎全部为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车,因此将进行业务转型。

此外,公司预测,2025年开始开发、2030年开始生产的内燃发动机将是最后一代内燃机。

大陆集团的艰难转型,或只是零部件供应商们“大象转身”的一个典型缩影。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趋势下,这一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剧变。

大陆集团表示,公司将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资金放在电力传动系统上,公司的这种转型可能会持续数年。

电动车的兴起将使汽车产业原有的零部件体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完全统计显示,未来燃油汽车零部件市场中约50%份额将消失。

底特律汽车行业分析师艾肯伯格认为,到2030年,全球每年生产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力和轻度混动力的汽车将创造年产值2130亿美元的电池、发动机和电子工业市场

盘点多家零部件巨头电动化的布局可以发现:电动化业务独立运营、与业界巨头联合、切入整车制造领域生产纯电动车等等,是这些企业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