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魔鬼赛程,舆论在期待,国米主帅孔蒂能在轮换方面有所建树,让一些出场机会不多的边缘人获得机会。
人们讨论最多的,是拉扎罗、桑切斯、比拉吉、加利亚尔迪尼等人。
但一些媒体却披露:有两个意外的人选进入孔蒂的视野,一个是国米队内第六中卫巴斯托尼,一个是国米外租在巴西联赛效力的前度标王加布里埃尔-巴博萨。
目前国米中卫一环人才济济。
什克里尼亚尔、德弗里地位稳固,戈丁虽因年龄问题需要轮换,但只要出场也是顶级水准。丹布罗西奥名气不大,但在历任教练麾下都是备受重用。
甚至就连拉诺基亚,在赛季前两轮德弗里意外受伤后顶上来,也是相当稳健,更何况拉诺基亚甘居替补,在更衣室内有着极为正面的作用。
在此前提下,国米3100万先生、第六中卫巴斯托尼,一度被人们遗忘了。
可孔蒂并未遗忘!多家媒体透露,近期,巴斯托尼将被孔蒂推上球场。
在国米教练组的计划里,蓝黑军三中卫中,偏右的位置是丹布和戈丁轮换;居中的位置是德弗里主力,拉诺基亚替补;偏左的位置,就是什克里尼亚尔主力,巴斯托尼替补。
既是主力替补,自然要拉出来遛遛,保持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什克的能力、经验、江湖声望,显然远胜巴斯托尼。但巴斯托尼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是国米队内,乃至整个足坛所稀缺的左脚中卫。
孔蒂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教练,举个例子:在蓝黑军进行抢圈训练时,他会经常因为一些球员技术动作不到位,而叫停;在国米首轮前去梅阿查球场进行踩场训练时,他会因为制服组没有将训练时间改到晚上,球队无法适应灯光下踢球的感觉,而非常不爽。
足坛公论:在三中卫体系中,如果有个左脚中卫压阵,无论防守还是出球,都会有很多好处。
孔蒂算得上是足坛钻研三后卫体系的集大成者,他对此显然也有判断。
在孔蒂麾下,国米中卫们不仅仅只是防守拦截,还要分担组织、出球、前压逼抢甚至传威胁球的职能。
细心人注意到:赛季打到现在,国米右中卫几次发起决定性传球(比如戈丁已经有直接助攻,德比战也传球策动了国米进球),但左中卫在进攻端亮点不多,这与什克惯用脚是右脚,不无关系。
当然,什克里尼亚尔作为国米重建真核,地位稳固,很难有人能够真正挑战。但意媒还是认为,什克也需要轮换,此外在一些场次,或在某些特定的比赛时段,巴斯托尼分到一些出场时间,可能会给国米带来一些新东西。
巴斯托尼是国米花费了折合3100万欧元买下的未来新星(注:这3100万欧元转会费是国米官方财报里写的,具体原因,之前已论述过,不予赘述),今夏国米有机会将其外租,但孔蒂要求球员留下。
夏训期,巴斯托尼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在意大利U21青年队,巴斯托尼也是核心级的骨干。给他一些机会,不但对国米、对球员、对意国字号球队而言是好事,孔蒂也将因此得到额外的赞誉。
在孔蒂执教国米时,他时常做出一些让人意外的选择:例如联赛前两轮,没有人预测到他会突然押宝拉诺基亚;再例如打乌迪内之前,各界都在热炒国米启用桑切斯,但孔蒂选择的是波利塔诺。
这是一个讲究用兵突然性、更信任意籍球员的教练,有理由期待,巴斯托尼会有机会。
除巴斯托尼之外,另一个意外人选也可能进入孔蒂视野:国米租到巴西联赛,40场比赛打入31球,时隔3年高调重返巴西国家队的蓝黑军前“标王”加布里埃尔-巴博萨。
苏宁入主国米初期,重金收购了加比球。但在德波尔、皮奥利、斯帕莱蒂几任教练麾下,加比球都得不到真正信任。巴西少年信心尽毁,几近报废,租去葡超也是坐穿板凳。
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国米这几千万投资,已经打了水漂。
带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国米将加比球租回巴西,谁也未能料到,报废边缘,巴博萨却被救活了。
上赛季在桑托斯队,他荣膺巴西联赛最佳射手。
本赛季租借在弗拉门戈队,加比球40场各线赛事合计打入31球,其出色的表现,也让巴西队主帅蒂特赞不绝口,时隔3年后,加比球重返巴西国家队。
2年前,国米对加比球的态度是“给钱就卖”,千来万包邮,亲,送货上门哦。
但现在,当加比球顶着巴西金靴、23岁巴西国脚的光环,国米对他的定价已经变为:3000万起步!
2019年6月,弗拉门戈队的专员曾造访国米总部,希望用1800万欧元将球员买断。其实当时,如果蓝黑军出售球员,从成本摊销、FFP角度上看是可以获得一笔利润收入的(要知道当时国米还面临FFP谅解协议的最后一笔做账任务),但是国米拒绝了提议。
迪马济奥等人透露,因为当时,摆在国米面前的关于加比球的其他报价不少,此外,球员个人也不想一直留在南美,他期待再到欧洲闯荡。
根据现在的消息:12月31日加比球结束在弗拉门戈的租约后,将返回国米,冬窗期蓝黑军将决定他的未来。孔蒂对于这名巴西国脚、高产射手也有兴趣,他会在冬训期间,以审视一名新援的心态来好好研究,国米是否有直接留用加比球的可能。
毕竟,巴西人的一些技术特点,与目前现有国米攻击手们不尽相同。
总之,人们对于一名优秀教练的期待,不仅是缺人了就知道跳着脚的吼骂经理去买买买,也在于期望他能“发明”点什么,尝试去“变废为宝”。蓝黑军教练组目前人才济济,他们也将尽力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