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让我们这些年轻一代有些猝不及防,喘息之余,看到天真纯洁的孩子,有心想让孩子从小培养一定的能力,从而为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可却发现不了孩子的兴趣所在。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估计现在大部分父母都遇见过,因此,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孩子喜欢还是不喜欢,大多数父母都会给他们报美术培训、书法培训、音乐培训等一系列培训班。其实这种行为是每一个家庭对自己孩子美好未来的渴望。
在短期培训中,主要是为发现孩子是否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潜力,以及是否对其感兴趣,如果发现学生在这方面存在潜力或者是感兴趣的话,这些从学生自身的表现就能看出来,不需要父母强行安排。而父母能做的就是使孩子在各方面均衡发展,不能出现偏科的现象,但是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就应该更多一点的投入,不要出现本末倒置的做法。
所以,今天的主题就是青少年编程,谈到编程,估计很多父母都不清楚,因为大多数父母对于编程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大学阶段,这就是现实。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去责怪父母,因为一旦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稳定了,他们对于新型事物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就会无视。但是,社会在发展,竞争形势更加严峻,而编程教育的发展应该让我们对其有一定的认识。
一、青少年编程发展现状
1、天才少年6岁学习编程,14岁就读麻省理工
2017年,山东莱阳第二实验中学14岁学生李向楠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成功签约,成为预科生。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其实这样的天才是很少的,试想一下天才都这么努力、这么有前瞻性,说明青少年学习编程是可以普及的。对于像这样的编程天才少年很多,如俄罗斯编程天才少年Vitalik Buterin,7岁学会编程,24岁打造千亿市值王国。
2、我国对计算机教育的重大教育事件(部分)
(1)2017年2月15日,最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规定自2017年秋季起,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科技教育逐渐被重视,而青少年编程则是一项与其高度契合的教育课程。
(2)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建议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3)2017年,将信息技术(含编程)纳入高考科目,其分值占比与传统选考科目一致,为100分。每年4月和10月可 以进行选考科目考试,最终选择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值计入高考成绩。信息技术科目被多所211高校多专业要求 选考。在浙江省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中,有48所“211”高校的338个专业,指定信息技术为选考科目。在高校 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中,上榜率排名第三,仅次于物理和化学。
(4)2018年,我国教育部举办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出版发布会,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教材,要进入中国高中生的课堂!
(5)2018—2020年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窗口期,为搭上人工智能技术快车,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并为实现2030年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人工智能教育无疑是现阶段发展的重中之重。究其根本,技术的竞争终要回归到人才的竞争中去。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已然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任务。
3、重要人士或者国家对于青少年编程的观点(部分)
(1)芬兰教育部长说:“未来,如果你的孩子懂编程,他就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如果他不理解,他只是一个用户。”
(2)奥巴马(一位美国总统):“编程要和ABC字母表、颜色一起学。”
(3)2014年,英国政府规定 5 岁以上学龄儿童必须学习电脑编程课程,法国将编程列入初等教育选修范围内;
二、为什么要学习编程
(1)乔布斯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个国家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计算机编程...因为编程教会你怎么去思考。”
(2)大家所知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被誉为“编程神童”。而神童之神不在于天赋,而是反复的学习和操练。他说过:“我在高中开发的名为ZuckNet的软件程序,是为了让父亲可以在家里与牙医诊所交流。这一套系统甚至可视为后来的美国在线实时通信软件的原始版本。也为我对互联网间人与人交流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3)马云也曾说,未来的世界是人工智能的世界。我们之所以迫切地想学习,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知识更新太频繁。
一个看似简单的小程序,其实存在大量的逻辑判断、整合不同科目的知识、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很狭窄的,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却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新鲜事物带动其思考、想象,这就是青少年编程的本质。
让孩子从小就能学习到计算机编程并不一定是为了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编程打基础,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科技社会运作的基本原理。而这种理解能力,是未来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
更极端的说法是,在数字化社会中,人要么编程,要么被编程。
三、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编程思维
首先声明一点,青少年学习编程年龄不应该太小,一般是在三年级以上可以开始,因为编程教育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英语、美术、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如果学生刚接触编程,可以稍微从Scratch图形化编程入手学习,但是这个过程不要太长,最终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3个左右的小游戏即可。那么接下来可以重点学习Python编程,开始编程教育的启蒙。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思考、多练习,在练习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继续完善程序的设计。在Python学习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多方位的学习,因为Python是基础教育,只要自己领会了编程的本质,其他编程语言的设计逻辑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如java编程学习、C++编程教育学习等。
那么如何进行学习呢?
关键一点就是通过编程教育带动思考,比如一个游戏中循环动作的产生,在学习完成后,学生知道了是使用while或者for关键字。当问学生时,这个地方为什么要使用循环实现呢?学生的大部分回答是因为老师是这么教的。这是目前大部分编程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我觉得,对于青少年编程教育应该更侧重于让学生发散思维的去想,想到如何实现,然后用文字或者画图的形式把这个想法或者形成的解决方法描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还无法使用编程的形式来实现,但是其实这就是达到了编程的效果,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编程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想法,在完成初级版本后,接下来就是反复的思考,反复的测试,反复的完善,而且不要贪图学习新的知识点,当遇到了新的问题后,再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编程知识点,这就是最好的编程学习方法。
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多借助小游戏开发、小功能开发等,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物带到编程学习中,不要只局限于教材和老师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