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遴选面试,哪些“雷区”不能踩?

2020-05-13     湖北公考小助手

原标题:2020遴选面试,哪些“雷区”不能踩?

2020遴选面试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推迟了原定的面试时间,相信考生直到现在都是认真为面试做准备。为了让考生更好的备考,湖北中公教育小编为考生整理出2020遴选面试,哪些“雷区”不能踩?希望考生认真阅读。

空喊口号 不接地气

表现:过度包装。在这里包装指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形象,另一个是答题内容。外在形象上,很多考生过分追求形象礼仪,比如佩戴过多首饰、穿戴名牌,或者太过板正、极不合体。在答题内容上,过多引用官方表述、名言警句、领导人讲话,或过度追求词藻文采等。

解决办法:考生在外在形象上,避免名牌首饰之类的装饰,穿着只要大方得体即可,符合自己的身份。在答题内容上,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即可,表达内容要生动、接地气,话风不宜太过华丽堆砌,可以适当的引用名言来为自己的答题增添色彩,但没必要过多用名言警句来引起考官注意。

白面儒生 死记模板

表现:答题套路化,没有针对性。考生答题过程中所呈现的内容基本为“万能”表述,缺乏就题论题的针对性。比如:人际题或综合题中,一味“加班加点”“拜人民为师”“努力学习”“端正态度”;再如,计划组织题目只会“事前”“事中”“事后”“形成调研报告”等万能表述,难具体展开以突显针对性,属于典型的死记硬背。

解决办法:熟悉各类题目的核心思路和作答方法;掌握各类测评要素的应试技巧和分析方法;分析题目关键词,找到应答核心关键;强化训练,可改变题目中关键词,根据不同关键词寻找针对性作答内容;联系实际,如工作经历、社会热点、公共政策等,确保答题内容针对性、实效性,避免空谈。

浅尝辄止,深度不够

表现:分析不深刻,泛泛而谈。主要表现为考生对问题理解不够到位,认识不够全面,论述不够深刻,措施不够精准,不能通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

解决办法:平时一定要积累必要的热点知识,丰富自己知识储备;学着将考点问题归类,总结归纳常考点以及应对方法;多看一些相关真题例题,了解考官的命题目的,分析问题的本质所在。

泛泛而谈,脱离岗位

表现:在答题过程中仅仅就“题目”答“题目”,虽然就“题目”本身而言无伤大雅,但是内容上完全脱离所报考岗位,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没有跟考官在同一频道”,不能与考官建立共同的对话渠道。

解决办法:考生一定要对自己所报考的部门、岗位进行详细细致的了解,既要了解岗位职责、工作重点等一般性岗位知识,更要有意识的搭建起“热点话题”与“报考岗位”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出“我们部门”的认识、举措、落实等。

其实以上这些问题同样适用于公考岗位中的其他问题,公务员考试不同于其他考试,重点在于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在上岗之后能为百姓做实事,所以考生要钻研自己的岗位,深究。这样回答的出来的答案才不会显得空洞泛泛而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eKZD3IBnkjnB-0z_PH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