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硬核夫妻档,共画抗“疫”同心圆!

2020-02-11   清朗天空

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态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

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

他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始终冲锋在抗“疫”一线

与家人聚少离多,舍小家、为大家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战“疫”故事

龙岩市漳平公安局:双警抗“疫” 勾勒靓丽风景

连艺娜,漳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作为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数据摸排核查专班成员,始终坚守在防控工作的一线。除了及时签收、流转、核查、统计、反馈各类指令通知,收集相关数据,同时还要做好指挥中心应急值守、指挥调度、上传下达等工作以及和市卫健局、市旅游局等单位的沟通联系。

她已经在单位连续工作了6天,吃住都在单位里。同时,为了确保数据时效性,准确性,她必须24小时在岗在位,爱人是治安大队的民警,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最近他们仅因工作关系见过一面。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交由年迈的公婆带,已经好几天没见,孩子也对她 “陌生”了,现在都不愿意叫她妈妈了。

李驾云,漳平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连艺娜的爱人,他不仅要密切关注各种社会动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每天还要到酒店、KTV、车站等公共场所做好防控和排查,自除夕以来每天都在疫情防控一线,与家人聚少离多。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同时又是一名党员,李驾云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只要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肩上的责任。

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主动请缨 争做金色盾牌

每天为戒毒人员测量2次体温,对戒毒人员宿舍、餐厅、教室等进行全方位消毒,为戒毒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连日来,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副大队长黄高儒和同事们坚守使命担当,筑起一道又一道抗击疫情的“防火墙”。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这是黄高儒坚守在一线封闭式岗位的第10天。

2019年2月底的一天,黄高儒接到母亲的电话,才得知父亲肝出了问题,生病了。随后半年多时间,黄高儒带着父亲辗转省内外各大医院,医生给出的答案是:想要保住生命,唯一的办法就是换肝。

大年二十八、二十九两天,他在连续值了两个班后,在除夕当天赶回老家。回家前,他和大队长提了一下自己的计划,“春节假期一结束,就带父亲到上海治疗,等待合适的肝源,一旦配对成功就立即进行手术。”大年初二,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戒毒所党委决定执行分批次封闭式执勤工作模式。得到通知后,黄高儒随即赶回单位。自古忠孝难两全。这次的主动请缨,黄高儒没有犹豫,却满怀愧疚。“看着父亲难受的样子,我希望能够尽早为父亲进行换肝手术”。但是在疫情面前,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黄高儒选择坚守岗位。

黄高儒的爱人叫陈秀宾,是三明市第一医院(三钢分院)的护士,而第一医院也正是指定集中收治此次疫情的医院。春节前,爱人已经连续上班多天,1月25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此次疫情我省情况,三明市第一例患者确诊。随即,全市医疗单位、政府部门打响了全面防控疫情阻击战。1月26日,陈秀宾比黄高儒还早一天奔赴岗位。

封闭式值班10天以来,当黄高儒被问到为什么选择第一批参加封闭式执勤的时候,他说,“医生是白衣天使,警察是金色盾牌,爱人已经在岗位上战斗,我也不能落后”。在封闭执勤的时间里,他什么事情都争着做。

黄高儒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儿子9岁,小儿子不到2周岁。“把两个孩子交给年迈还生病的父母,心里也不好受”。他目前最大的心愿是,希望疫情早日消灭,可以带父亲去上海换肝,抽空陪陪孩子。

仙游县公安局:并肩逆行 共筑坚强后盾

陈智凯是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他的妻子叫杨伟群,县总医院医务科副科长。

陈智凯母亲今年做寿,他并没有宴请亲友,春节第一时间到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开展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期间查获多名谣言涉案人员。于此同时,他马不停蹄,奔赴辖区各网吧,苦口婆心地劝说所有网吧全面停业。他又赶到大济高速路口,参与设卡疫情防控。

杨伟群已连续奋战疫情防控工作十余天,她自动请缨加入县总院第二支部先锋突击队,成为了该院抗击疫情临时党支部17名成员中的一员。她参与县总医院疫情防治预案及医疗救治方案的制订、收治流程的优化、布置、实施,协调医务人员充实疫情救治力量,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演练,加班加点监测病例救治情况及上报等工作。

经常,杨伟群加班加点到深夜才回家,陈智凯因执勤也彻夜未归。家里三岁的孩子天天问:爸妈去哪里了,怎么每天睡着前都等不到。亲戚们也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忙,他们总是说:“我们是党员。”

像他们一样

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的

还有很多

在此

向所有舍小家、为大家

坚守岗位的人们致敬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一定会“拨云见日”,

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

来源:龙岩市漳平公安局 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 仙游县公安局

责编:刘兴

审核:方琮 高奇

不购买、不进食,打防结合,共护野生动物资源!

“你待腻的家,是他们想回去的地方”

万众一心战疫情,一起期待春暖花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