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师”敖忠芳:从医60年、92岁仍坚守一线,能工作就是幸福

2020-04-14     教育思享

“所有休息全部取消,24小时随叫随到。”

当疫情来临,武汉的一线医生接到这样的通告。他们不是神,但这一刻,却必须在死神手中,抢救下一条又一条的鲜活生命。尽管他们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却仍然以疲倦的血肉之躯,铸就隔离疫情的高墙,包括92岁的敖忠芳医生。

立志从医,成血液疾病领域专家

敖忠芳在四五岁时,曾因眼睛外伤到医院治疗,当时医生的态度、护士的态度都非常好,这让她对医院有了非常好的印象。

1947年,敖忠芳立志学医,想要报考医学院,但父母不同意,原因有两点:一是那个年代学医时间长,需要学习7-8年,家里的负担会加重;二是当时学校对医学生的要求特别高,淘汰率也很高,如果学业不合格,大二就升不上去。

但在敖忠芳的坚持下,同时家人也认为学医可以治病救人,也就让敖忠芳报读了南京医科大学。

1954年她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内科医生。1962年,敖忠芳开始从事血液科临床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多年的钻研、积累临床经验,最终成为血液疾病方面的著名专家。

“我现在还能干得动,等到干不动了再说吧。”

退休后,敖忠芳向医院申请,继续留在一线工作,这一干又是20多年。如今92岁的她,除了坐诊,还担任了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主检医生,每周要主检600份体检报告。

对于敖忠芳来说,能够解决病人的问题对我来说很愉快的事情。她还认为自己从医60多年,在临床医学方面摸爬滚打,退休后不把医学知识用上,实在太可惜了。

“我认为一个人能工作,是件很幸福的事。对国家、社会、家庭有贡献,这个人才有价值。退休之后多做一点贡献,那就多一些价值。”

敖忠芳的医德和爱国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然而一想到那些“祖国建设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行”的某些留学生,又不禁愤慨。

92岁前往疫情前线,只因救死扶伤是天职

敖忠芳医生年过九旬,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依旧在热爱的医疗事业上忙碌着。而这次武汉疫情的爆发,她不顾自己的年龄,为履行医生的天职,毅然选择前往疫情一线。

医院和家人都很担心她的身体,但敖忠芳医生说:

“作为一个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就算倒在岗位上也无怨无悔。我是医学的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

面对未知的疾病,所有人都会恐惧害怕,甚至会选择退缩。但像敖忠芳医生一样的医护人员们,却暂时忘却恐惧,在疫情席卷神州大地的时候,站了出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群白衣天使用心底的爱,点燃了生生不息的希望,得以积蓄力量,暗夜突围。

如今,武汉解封,英雄回归,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像敖忠芳一样的美丽逆行者,为她们喝彩,感谢她们的付出。同时也祝愿强大的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早日实现中国梦。

文末,送上萧伯纳的一段话:

“我为生命的本身而欢喜。对我而言,生命并非短暂的蜡烛。它是一种光辉的火炬,此刻为我所拥有;在交给将来的世代之前,我要使它尽量烧得光亮。”

当然,那些光辉的火炬,是某些出言不逊甚至辱骂国家的人不能够理解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bDof3EBrZ4kL1Viw-M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