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打疫苗成了每月一次的“必修课”,也成了妈妈们最“忧心”的事。
很少有宝宝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一帆风顺,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尤其是新手妈妈,即使早早的做好了准备,但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还是会不知所措。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妙爸费尽心力、快马加鞭地整理出了这篇文章。
关于妈妈们想知道的疫苗接种问题,咱们一次讲清楚。
疫苗选择方面的问题:
首先,不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他们俩的作用是相同的。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只是工艺不同,在预防疾病的效果上和安全性上是没有明显差异的。
首先,妈妈需要了解一点,针剂疫苗是灭活疫苗,糖丸是减毒活疫苗,两者之间的免疫方式不同。
糖丸进入宝宝体内模拟自然感染,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还是存在一定风险。而灭活疫苗就不会有这样的风险。所以建议妈妈们选择针剂疫苗。
如果针剂和糖丸一定要混用,应该先打针剂疫苗后吃糖丸。如果宝宝已经吃了糖丸,就先不要再打针了。
很多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轻微的反应,例如:发烧、腹泻、局部皮肤红肿等。
如果是两种疫苗同时进行接种,很难判断是因为哪一种疫苗引起的,所以不建议两种疫苗同时进行接种。
宝宝在接种疫苗前,妈妈一定要主动与医生沟通宝宝的身体情况。
宝宝生病期间打疫苗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影响效果。所以在宝宝发烧、腹泻、湿疹或者过敏期间,就暂时先不要打疫苗了,等宝宝痊愈一周后再进行接种。
除非是宝宝有特殊原因,否则不建议妈妈们推迟任何疫苗的接种,毕竟接种疫苗就是为了让宝宝及时产生抵御疾病的抗体!
如果是因为宝宝生病等原因延迟接种,也不必太担心。不会影响宝宝疫苗接种的效果,对孩子也没害处。但还是及时接种的效果会更好。
宝宝在疫苗接种后出现低热是正常的反应,只要精神状态良好,妈妈就不必太担心。一般情况下给宝宝喝些水、进行物理降温就能缓解症状。
但如果宝宝发热严重,超过39℃或发热48小时以上,就要及时就医了。
不能给宝宝洗澡。一般宝宝疫苗接种后,医生都会叮嘱妈妈,打疫苗当天不能洗澡,并且做好保暖的工作。
不是的。疫苗对抗疾病的成功率并不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80%以上,但并不是说疫苗没有用。
有研究证明,接种过的疫苗宝宝比没接种疫苗的宝宝,不论是在疾病的发病率、发病程度和并发症上都要好得多。
肯定是需要的。
用肺炎给妈妈们举个栗子,肺炎的病原有很多种,如果宝宝不幸得了肺炎,那么宝宝在治愈后,只对他得过的那一种肺炎病原体免疫,对其他的肺炎病原体是没有免疫力的,所以还是需要接种肺炎疫苗。
宝宝第一次打疫苗,妈妈要带着宝宝的出生证明、妇幼保健卡、乙肝及卡介苗接种单、儿童保健手册。
宝宝的疫苗是可以在外地打的。
国家疫苗接种方面已经实行了统一管理,只要带这儿童接种证在全国任何地区都可以接种疫苗。但部分城市要求提供父母的居住证明或者提供父母双方的身份证和宝宝的出生证明。
1、宝宝在疫苗接种当天针眼处的皮肤是不能沾水的,妈妈可以提前给宝宝洗个澡,再给宝宝换上宽大的衣服,方便宝宝打针的时候挽上袖子。
2、 在宝宝疫苗接种前,妈妈要和医生沟通清楚宝宝的身体情况,有无过敏史、急性或慢性疾病、先天缺陷等。避免因为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导致孩子出现意外。
3、如果宝宝在上一次疫苗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一定要告诉医生。
我是好呗呗的妙爸,也是两个宝宝的爸爸,好呗呗有100多位专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和焦虑。
关注“好呗呗育儿”,每天给你育儿干货!
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